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总投资2271万元 永泰古城最大修复项目完成

白银晚报 2017-12-18 10: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乔斌)12月16日,记者从景泰县文物局获悉,总投资2271万元的永泰古城完成墙体抢险加固工程,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该遗址最大的维修项目。

400年古城墙千疮百孔

永泰古城坐落于景泰县寺滩乡,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为当时的军事要塞。因鸟瞰形如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2006年5月25日,永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了解到,经历了400年风雨及战火洗礼的永泰古城如今已经岌岌可危。古城部分墙体受风雨侵蚀造成坍塌,此外,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质变化等原因,城墙内外层酥碱严重。

景泰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人为破坏却是古城损毁的主要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永泰城的居民盖房打坯就是取用城墙土,最初村民们用人工掏挖,用架子车拉,到了后来,甚至用上了炸药,挖下来的土开始用拖拉机、汽车拉运。”这位工作人员说。

抢救成功古遗址将得到永久保存

2013年1月,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合编制完成了《永泰城址墙体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方案分为永泰古城内规划和城外规划两部。外围的规划范围,以西边大沙河西岸为边界,东边以永泰城护城河800平方米的地方为边界,南边在寿鹿山的坡角边上,北边至永泰尾墩500米为界,保护面积约3.8平方公里。

2014年9月和2015年7月该项目一、二期工程分别开始施工。总投资2271万元,工程内容为完善本体加固,以夯筑、土坯砌筑、锚杆锚固、冲沟整治、墙基和墙顶排水为主,运用裂隙注浆和表面防风化措施加固不稳定的墙体。目前,已经完成初级验收。

记者了解到,除墙体抢险加固工程之外,从2015年起,永泰古城还完成了防洪工程、永泰学校建筑群修缮工程、永泰城址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等项目,为文物保护和进一步的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新闻推荐

景泰县现代渔业快速发展

景泰讯(特约通讯员李建龙)今年以来,景泰县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16字工作思路,创新利用盐碱撂荒地和盐碱水域发展现代渔业,取得突破性成效。今年前三季度,该县...

景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景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