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景泰县“四举措”助力村级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白银日报 2017-12-12 10:16 大字

景泰讯近年来,景泰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建促脱贫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破茧、选优头雁、产业带动、三变改革等举措,促进村级集体增实力,群众增收入,助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思想破茧,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开路”。把破除群众思想桎梏,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首选动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要建立支部领导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设立2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发展。针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干部不愿发展、不会发展、不敢发展的现状,县委组织部多次到基层实地调研走访,找准问题,研究思路、举措,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联系单位作用,实行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至少由一名县领导联系,一个部门结对帮扶的措施,每个乡镇安排1至2个县直单位和1名组工干部定点包抓,负责督查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选优头雁,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路”。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从企业老板、经纪人、“土专家”、“田秀才”和外出回乡创业人才中,把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浓、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强的能人选为村干部,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先后有70余名致富能手、外出回乡创业人员中选拔为村两委干部。不断强化村干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了多期市场经济、农村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培训班,切实增强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发展的能力。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部分村干部赴贵州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题学习考察,启迪思路,并把发展集体经济成效作为村干部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实施绩效奖惩,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产业带动,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劲”。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坚持“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壮大一个经济实体,造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对于资源优势明显的村,引导用活村级集体土地资源、林地、水面、矿产资源,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开发利用资源,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对于区位优势明显的村,通过发展以仓储物流、房屋出租、合办企业、商业经营等项目,获得稳定的收入;对于产业特色明显的村,鼓励村经济合作社围绕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等组织合作,在共同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草窝滩镇三道梁村抢抓发展现代渔业机遇,在和顺公司水产养殖基地建成虾棚2座,通过村级投资,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

三变改革,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力”。将“三变”改革作为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行“支部+X+贫困户”模式,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特色主导产业,辐射带动贫困户积极加盟、出资出力、共享收益。喜泉镇中心村党支部将争取到的5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转变为村集体持有股金,投入到恒达公司共同发展黑枸杞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五佛乡金坪村通过与银行、企业合作,新建生猪育肥园区,农户向银行申请贷款作为股份直接注入园区参与分红,企业为园区定猪仔、饲料和回收价格,收益的2%注入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村集体、银行、企业四方互利共赢。

截至目前,按照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安排部署,全县已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所有权93万亩、林地所有权107万亩、草原所有权475万亩。

(张建玉)

新闻推荐

调优结构走品牌兴农之路 ——景泰县大力推进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侧记特约通讯员 黄亚琴

8月份,全国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景泰现场观摩会顺利召开;十一黄金周期间,景泰农特产品火爆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10月份,景泰县“小金瓜”成功入围中国红十字会电商众筹扶贫项目决赛……今年以...

景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景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