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兴产业 ——景泰县***精准脱贫工作综述本报记者 寇凌燕
近年来,景泰县以***为主攻方向,按照“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实上见实效,通过认真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等到户项目,使乡村道路变宽了,房子修漂亮了,自来水清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始终把“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作为精准脱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档立卡、科学管理、贫困退出等“三个基础环节”,严把脱贫退出、返贫纳入和新识别贫困人口认定关口,按照收入“十不算”和三保障“十不脱”的标准要求,切实加强***数据信息动态管理,全面开展了2014-2016年脱贫人口核查回退工作,核查回退545户2243人。同时,对审计署反馈的197条疑似问题信息和审计厅审计发现的290条疑似问题信息进行了核实,并按要求分类进行了整改落实。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全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10个乡镇60个贫困村,建设内容涵盖盐碱治理、农田水利、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卫生厕所、太阳能路灯、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目前,27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1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7亿元,23个村扶贫开发项目完成投资672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590套,建成卫生厕所828个,垃圾填埋场、道路硬化、养殖小区搬迁、盐碱地综合治理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16年7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完工,可安置620户2818人;2017年集中安置点工程开工11个,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后可安置2407户9608人;危旧房改造采取“分类实施,差异化补助”,对新建、重建户每户补助2万元,并提供5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对加固维修户按照每户3000—8000元进行差异化补助,10月底前完成1343户改造任务,全面消除农村D级危房。近期,按照省、市委要求,对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力量进行了调整,在领导力量、项目资金、帮扶措施等方面向26个深度贫困村进行倾斜,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深入推进“十大行动”
针对“三大贫困片区”,精准把脉,谋划实施了兴水利、治盐碱、育产业、抓搬迁等“十大行动”。在干旱山区,组织实施正路引提灌和寺滩引水两项“旱变水”工程,工程竣工后,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2万亩;大力推进黄崖坝土地开发,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片区内群众人均水浇地达3亩以上,整个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干旱山区1.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在风沙区,突出经济林和生态防护林两条建设主线,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天保工程及防沙治沙等项目,实施了一系列造林绿化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1万亩,三北防护林、天保工程等造林45.9万亩,保护国家级公益林管护6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83%,林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业经济贡献率达到30%以上。在盐碱危害区,采取水产养殖、工程排碱、节水灌溉、湿地公园开发等“四大措施”,加快治理土地盐碱化。2.4公里的草窝滩排碱涵洞全面贯通,草窝滩北排延伸、南排及上沙沃、五佛排碱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把发展现代渔业作为推进盐碱地治理的关键举措,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奖补办法、招商引资等政策,探索总结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16字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盐碱水资源和废弃盐碱地,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增加群众收入。7月19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水产养殖情况,碱水“鱼、虾”品牌效应凸显。8月份,全国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现场观摩会在景泰成功举行。预计到年底,全县水产品产量将达到120万斤,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按照“1+N”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壮大以瓜菜、中药材、林果、小杂粮、草畜、水产等为主的特色增收产业,实现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今年新增优质瓜菜4万亩,中药材4万亩,饲草5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带1.26万亩。坚持“农业要上来,农技人员必须沉下去”的思路,实现贫困村科技服务员派驻全覆盖。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条农集团的合作。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型技术集成推广力度,确保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大力实施***电商支持计划,目前发展应用电商企业53家,物流快递公司20余家,贫困村网店32个,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1亿余元,电商扶贫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400元以上。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开展“菜单式”培训,完成劳动力培训6600人次,输转劳动力5.23万人,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涛)近日,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黄河石林大景区“花映盛世”景观带发展规划评审会上获悉,景泰县将紧抓黄河石林景区“列入全省重点打造的20个大景区之一”的发展机遇,规划建设从白银至...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