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省推广清洁电能供暖 助力“蓝天工程”

兰州晨报 2017-11-25 03:16 大字

“电锅炉比煤锅炉使用方便,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有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所以我们决定今年冬天改用电采暖。”10月25日,景泰县草窝滩镇中心幼儿园负责人对前来安装电采暖配电变压器的白银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如是说。这是甘肃省致力推广电能替代清洁取暖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甘肃省部分地区面临空气污染、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弱的问题。这使得甘肃省能源结构必须作出调整。如何开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共赢新空间?以电代煤的电锅炉、电窑炉及家庭电气化改造,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好方法。

相较不可再生的石化类能源,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转换效率、排放效应明显优于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学术界有这样的共识:我国电能供应网络相对完善,适合在能源消费终端环节各领域实施电能替代,能显著减少城市污染物排放,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优化终端用能结构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暖气比往年热得快,室内温度一直保持在24摄氏度,再不用为孩子们的取暖问题犯愁。”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是电采暖项目的首批受益者,教师郭海燕对此感触很深。作为甘肃省第一个大型风电供暖试点项目,瓜州第一、二热源厂供暖所用的电能均来自当地的清洁能源。该项目采用高压电极锅炉+蓄能技术方式,新建供暖面积160万平方米的电锅炉供热系统,改建供暖面积140万平方米的“煤改电”项目,最终达到全县供暖清洁化。

目前,甘肃省新能源供暖主要在酒泉瓜州县和金昌地区试点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模板示范作用。随着电能替代与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模式的逐步成熟,新能源供暖模式将在更大范围推广。

经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10月底,全省共有电锅炉热泵用户823家,用电容量48.49万千瓦,年用电量6.23亿千瓦时,供暖面积957万平方米。通过清洁取暖,可减少燃煤使用22.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9.75万吨、二氧化硫4.01万吨、氮氧化物1.98万吨。2017年1-10月份全省共完成替代电量49.78亿千瓦时,完成全年指标的124.45%。

目前,甘肃省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占总装机的58%,非化石能源占消费比重已达到19%,发展前景看好。为进一步健全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甘肃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明文规定严控煤电新增和总量规模,全省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公用煤电机组以及单机10万千瓦以上的自备煤电机组必须安装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到2020年前,实现超低排放、烟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

兰州晨报通讯员 郭纪雄 记者 王钊

新闻推荐

农特供应链助推景泰佛枣走向全国

本报讯(记者杨涛)景泰县五佛乡佛枣种植历史悠久,据传该乡自北魏年间五佛寺开凿时起就开始种植枣树,所产大枣俗称“佛枣”。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两万四千亩,年产4000万斤。为了解决枣子滞销问题,避...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