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念好“药材经” 走稳致富路

甘肃经济日报 2021-12-14 03:49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魏永刚 逯玉洁

近年来,会宁县杨崖集镇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和相关企业深入合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培育、粗加工、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努力把“小草药”打造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走进杨崖集镇杨崖集村,空气中弥漫着中草药特有的香气。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李明山正在自家院里晾晒黄芩。他说,自2018年乡政府引进长征药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之后,许多像他一样过去小打小闹的中药材种植户开始大规模种植,乘着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东风,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据了解,杨崖集镇在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强化龙头带动能力,以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以订单的形式收购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杨崖集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从一开始农户的不理解、不认识,到现在抢着种、想多种的转变。

陈国仁就是今年加入中药材种植队伍的成员之一。他说,他们杨崖集村种植中药材已经好几年了,收入特别好。加之长征药业又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挖药材,考虑了一下,今年就种了10多亩。目前收入已经达到了4万元,真的很划算。

杨崖集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专属杨崖集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中药材产业,这里的黄芪甲苷含量为0.13%,高于国家标准3倍之多;党参多糖约为40%,高于国家标准2倍之多。产品质量优,政府政策好,现如今集宠爱于一身的杨崖集镇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医药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和中药材商贸流通产业链,中医药经济特色日益凸显,实现了企业、农户、服务组织合作共赢的局面。

近年来,杨崖集镇紧紧围绕打造中药材特色小镇的目标定位,按照“统一育苗、分散种植”模式,探索建立了育苗以合作社为主,种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的集中育苗分散种植机制。目前,围绕中药材育苗、种植、销售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方式的中药材合作社42家,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黄芪、党参、黄芩、菊花、板蓝根、柴胡、大黄、牛籽等26个品种,推广种植各类中药材1.26万亩,年产中药材8000吨,农业产值2600万元。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甘肃长征药业集团致力推进中药材品牌建设,在杨崖集村建设了100亩的中药材产业园区,从而加强产地初深加工研发“药食同源”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知度,着力打造会宁中药材产品的亮丽名片。

新闻推荐

会宁县2022年度10件惠民实事确定

会宁讯(特约通讯员常琦彪)2022年,会宁县继续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集中办好民生所...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