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安全饮水战 会宁县以主题教育破解发展难题特约通讯员 董建强

白银日报 2019-11-27 08:40 大字

靶向整改,攻坚克难。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会宁县将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纳入主题教育整改落实任务,把管线到户、户井完成、水表安装好,水龙头拧出水作为总目标,压实“三个责任”、落实“四项举措”、建立“七项机制”,确保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干净水和放心水。

压实“三个责任”抓统筹。压实领导责任。明确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抓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建立乡镇党委书记抓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微信群,乡镇党委书记每天晚上10点前通过微信群汇报当天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县上每天统计进展情况,成立饮水安全核查组,对上报情况的真实性入户核查,对工作进度滞后、领导责任落实不力的乡镇,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电话提醒、当面约谈,切实压实了各级领导责任,促进了工作落实。压实建设责任。县水务局、引洮局按照片区划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包乡工作小组,采取“5+2”“白+黑”模式,常驻工程一线,督促施工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乡小组在做好主体工程施工和维修的基础上,为乡镇自来水入户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监督。压实管理责任。成立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三级委员会”,建立“建设、管理、抢修”“三个责任体系”,召开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四级干部大会,全方位部署运行管理各项工作,细化完善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三级管理”模式,为全面开展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落实“四项举措”抓落实。摸清底数保规划。县上成立摸底核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历年来已经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大摸底、大排查,逐乡逐村逐社逐户建立问题清单,制定“一乡一方案”,形成县级工作总方案,充分做好统筹谋划,倒排工期,指导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加大投入保进度。县上在中央扶贫专项资金安排、涉农资金整合、帮扶资金争取上,优先向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倾斜,累计落实资金2.4亿元,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全面整改保质量。在做好主体工程巩固提升和维修整改的同时,瞄准入户中的“半拉子”工程,结合乡镇实际,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包乡小组与乡镇无缝对接,做到主管道通水到那,自来水入户整村实施到那,实现入户工程实施一户,通水正常一户,验收移交一户,刷卡缴费一户的“四个一”目标。探索创新保覆盖。针对全县农村群众居住分散、常年外出户多的情况,探索“物联网”集中取水模式,修建了174座集中供水房,群众在水平距离不超过800米、垂直距离不超过80米的地方,就能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取到水,保障了5840户常住农户的饮水安全。对因费用、施工等因素不愿入户的农户,探索邻里取水模式,在已经完成自来水入户的邻里间设立取水点,供水、取水双方签订协议书,保障了8235户常住农户的安全饮水。对居住偏远无法施工、使用窖水的个别农户,探索安装窖水净化设备的模式,县上统筹为每户安装了窖水净化设备,保障了2188户常住农户的安全饮水。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整改通水1968个组,全面实现了农村87830户常住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为2019年整县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七项机制”管长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水务局将工程建成后运行管理的难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重点,通过与乡、村水管员座谈交流,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收集大量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制定实施《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级管网移交方案》《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委员会》《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了《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管员选聘办法》《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供水考核办法》《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管员岗位职责》,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正式开启了全县农村安全饮水的“新纪元”。

新闻推荐

会宁景泰两县跻身全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

本报讯(记者乔斌)11月15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白银市会宁县、景泰县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县...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