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生态 富了群众 会宁县退耕还林助农增收侧记本报记者 姚继东

白银日报 2019-10-08 09:05 大字

走进会宁县新添堡乡,站在深秋的原野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处是绿色的小草及大片大片葱葱郁郁的文冠果树在茁壮成长,这些生命力旺盛的文冠果树就是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种植的。看着自家原本撂荒的土地上长满了绿树,村民们侃侃而谈地说起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自2014年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颁布之后,会宁县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在县域范围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内继续开展退耕还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新添堡乡炭山村村民马克成介绍,以前他们这个地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雨水也很少。这几年,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把坡度陡的地推成梯田,种上经济作物,像文冠果、花椒树,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较好的收益。再就是他们以前出去打工,离家比较远,现在在家门口打工也能增加收入。

炭山村村民牛耀兰向记者介绍,他们家地多,但家里只有三口人,小儿子在外面打工,他们老两口种不过来。国家有退耕还林的政策,他们将14亩陡坡地以一亩50元的价格租赁给承包商栽植树木,签订合同后,承包商一次性付清7000元,合同期满后的树还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炭山村村支书郭连有说,他们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外出打工人多、土地荒芜严重,剩下的劳动力薄弱,老百姓退耕的积极性很高,就是没有劳力。自从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该村与攀雅园林公司积极商讨对接,村民们以每亩50元的价格共流转土地4338亩,并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十年的租赁合同。

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省市累计向会宁县下达建设任务98063亩,共涉及28个乡镇102个村7377户农户。为了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会宁县把耐旱、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文冠果等优势林果树种作为退耕还林的主推树种,同时结合涉及退耕还林政策农户劳动力缺乏的县情,积极推行“户申请、乡组织、县管理”的运作机制,对愿意土地流转的农户,实行大户土地流转造林。

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开展为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为促进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白银市召开“青年岗位能手”评审会

本报讯最近,白银市“青年岗位能手”评审会在市总工会召开。评审会上,市总工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该市“青年岗位能手”评选...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