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业助脱贫 记“政协委员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先进人物李应发本报记者 梁进赟
1994年,李应发辞去西北水电五局的工作,来到家乡会宁县,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发现当地特别适合马铃薯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种好,但没有人收购,老百姓种的马铃薯卖不了钱。于是他筹资干起了马铃薯收购行当,一干就是多年。
如今,他在会宁全县28个乡镇建立了35个收购网点,在广州、呼和浩特建立了固定销售站,在全国3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立销售代理商。收购网遍布全县,销售网遍布全国各地,年收购、销售马铃薯100多万吨,销售额2亿元,带领一批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和马铃薯结下不解之缘的李应发,于2008年成立了会宁县应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诚实守信”的理念,不断发展壮大,现资产已超三千万元,自有土地500亩、办公场所2处、办公室20间、贮藏室3座、组培室1栋、全日照育苗棚1座、马铃薯贮藏窖5个、智能连栋温室1座、日光温室10座、原原种生产网棚200座、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2600亩。专业化的产业链有效地解决了当地马铃薯品种单一、品种混杂、脱毒种薯普及率低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产值,促进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011年,他响应会宁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成立了会宁六合薯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集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一二级种薯生产、种薯贮藏、脱毒种薯推广、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各级种薯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4年公司为会宁县新塬乡孟塬村安装了4架路灯(合计资金3万余元),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获得了当地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肯定。2016年12月13日,公司在会宁县工商联、会宁县共青团委的带领下,为会宁县老君乡、党岘乡的贫困学生捐赠了“壹基金”温暖包,并在现场进行了捐款活动。
2017年至2018年,该公司在新塬河坝次村成立了原原种试验基地,搭建了150座塑料大棚,合计100亩来繁育原原种种薯1800万粒,期间,部分村民在基地打工。2018年,公司在该村免费发放种子,其中贫困户50户,免费发放原原种230万粒,合计资金92万元。据村民介绍,他们往年亩产马铃薯2000公斤到3000公斤,今年亩产平均5000公斤。
2010年李应发被会宁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创业青年,2013年被会宁县政府评为“会宁县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被白银市委市政府授予“白银市劳动模范”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斌)9月的会宁,青山苍翠,红色浸染,前来赏景并追寻红色记忆的游客络绎不绝。红军会师让会宁这座小县彪...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