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处处绘新图 会宁县乡村见闻

甘肃日报 2018-12-24 04:36 大字

本报记者陈泳通讯员董建强

冬天来临,寒意渐浓,然而对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村民高鼎来说,心里却暖洋洋的,这个冬天不再“冷”。

高鼎手捧着红灿灿的股权证露出笑容,“土地入股有分红,平时还可以到合作社去打工,每月有近3000元的工资收入。”

今年以来,会宁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超前谋划,精准施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会宁县立足区域特点,把培育富民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振兴乡村的基础来抓,新引进基础母牛9785头、基础母羊8.7万只,种植高原夏菜2.75万亩、建成脱贫蔬菜产业园15个。订单农业、特色种养业成为当地促农增收的“铁杆庄稼”。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会宁县把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把基础设施作为根本性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县里全面落实“路长制”“河长制”,累计投入资金2017.8万元,购置各类垃圾清运车387辆、垃圾箱988个;回收废旧农膜1.2万余吨、拆除国道247线乡村残垣断壁1275处;建成公共厕所53座、改扩建7座。全县82个深度贫困村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492个,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同时,会宁县以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镇创建和美丽庭院创评为抓手,涵育文明乡风。目前,全县已建成15个美丽乡村、216个环境整洁村、25个美丽庭院示范村、218个美丽庭院。

在此基础上,会宁县扎实开展“智志双扶”工作,在284个行政村建立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制度,推动移风易俗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为乡村振兴奠定精神基础。

新闻推荐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走进会宁

本报会宁讯(记者陈泳通讯员董建强)12月14日上午,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81场活...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