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医改 释放健康红利

白银日报 2018-10-11 09:24 大字

(上接第一版)

同时,白银市大力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人民医院完成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改造、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会宁县、靖远县人民医院完成儿科、急诊科、妇产科等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城乡医院协作发展,市、县级医院结对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40年来,白银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2010年的每人每年15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以推行“两制一册”管理制度为手段,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覆盖面和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落实妇幼卫生、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儿童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均在99%以上,艾滋病保持低流行,甲乙类传染病保持低发病率。

开展健康教育模式改革,78个乡镇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全部加挂了健康教育所牌子。实施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孕前、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加大无偿献血力度,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实现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临床用血需求及血液安全得到保障。

目前,全市13家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被命名为“爱婴医院”,景泰县创建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疾控中心被确定为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第三批研究基地。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会宁县人民医院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健康促进医院,白银区被命名为全国健康促进区。

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改革开放40年间,白银市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夯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8项核心制度。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实行临床技术备案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同时,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发展,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在近两年的柔性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工作中,王辰、石学敏、李兆申等6名院士在白银市医疗机构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对各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带动全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服务基本实现了“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总要求。

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间,白银市积极推进中医药先进市创建,白银区、会宁县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命名,会宁县、平川区、白银区获得“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区”命名,景泰县创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待省上验收,市二院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妇幼保健院被命名为“全国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了省、市名中医推荐评选、第3批“中医药师带徒”五级师承教育和九期“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和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办医,省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了中药材种植及农户脱贫致富工作,助推了白银市保健旅游等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健康白银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白银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白银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对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作出了科学性、制度性安排,积极构建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工作机制,稳步实施“健康白银”战略。

改革开放40年来,白银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老百姓享受到的健康红利越来越多,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逐年上升。

新闻推荐

会宁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

会宁讯(特约通讯员王双平)日前,会宁县红十字会走进会宁一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学校师生的...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