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牵线搭桥资助贫困生 一位基层民警的爱心之路

兰州晨报 2017-11-08 06:12 大字

杨耀先与被资助的学生。

他亲手帮村民修路,他努力破案抓获犯罪分子,他资助罪犯的孩子上学,他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帮扶各地学生……这些年来,每到周末的时间,杨耀先几乎没有休息过。要么在单位加班,要么就是在走访贫困家庭的路上。今年42岁的杨耀先是会宁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公益活动。10年来,在他的牵线帮扶下,有超过50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资助。资助范围不仅仅在会宁当地,还遍及全省各地。资助对象不仅仅是贫困学生,还有罪犯的孩子。

1 忙里抽闲 公益路上的爱心民警

11月5日,星期天。持续的低温天气转暖,周末休息的人们纷纷到户外休闲,但是杨耀先没有这种放松的心情,他要趁着周末的时间,把一笔资助款交到资助对象手中。

两年前,还在会宁乡下做基层民警的杨耀先得知有一户人家生活困难。这户人家中,老人的儿子早年发生意外离世,儿媳改嫁。老两口抚养孙子上学,孙子品学兼优。为了让这个小孩上学没有后顾之忧,杨耀先积极联系到一名深圳的爱心人士,每学期资助小孩3000元的生活费用。

当日下午,杨耀先通过班主任刘光祖找到了在会宁二中就读的这名被资助的学生,亲手将3000元现金交到这名学生手中。杨耀先详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得知这名学生在刚刚结束的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杨耀先觉得很欣慰。

班主任刘光祖老师说,现在在会宁很多学生不再为上学发愁,除非一些因病致贫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幸亏有杨警官这样的人一直做着助学工作,让这些单亲家庭及其他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为上学的生活费用发愁。

2 牵线搭桥 500余学生得到资助

其实,被杨耀先联系资助的学生不在少数。他联系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在近十年时间里资助的学生超过500名,不仅仅限于在会宁当地。

说起做公益,杨耀先说是一名叫安霞的会宁女孩感动了他,让他走上了爱心之路。早在10年前,在江苏工作的安霞给他寄来了价值数万元的衣物,希望他能够送给需要的人。“这些衣服都是崭新的棉衣,很多当地人都没穿过这么高档的衣服。”杨耀先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对安霞的爱心之举赞不绝口。

从这之后,很多从会宁走出去的爱心人士都会给杨耀先寄来爱心物资,让他送给需要的人。当时杨耀先在派出所工作,派出所就成了爱心物资中转站。近几年,杨耀先走访发现,虽然当地大多数学生不再为上学发愁,但对于个别患大病和单亲家庭,上学费用还是个问题。

现在,杨耀先依然每天会接到很多爱心人士的电话,也会收到很多求助者的信息,包括省内各地的。他积极为爱心人士和求助者搭桥,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经费有保障。

3 众口称赞 工作生活中诚心待人

杨耀先的爱心不仅仅体现在为贫困学生牵线搭桥,而且贯穿在整个工作和生活中。兰州晨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受过杨警官帮助的人对他赞不绝口。

会宁县土高乡的一户人家和邻里有矛盾,杨耀先前去调解时发现这家人出行不便。他随后和派出所其他民警给村民修路,花了整整两天为村民修好了路。而他的行为也感动了和这家人有矛盾的邻居,双方不但很快化解了矛盾,而且成了生活中的朋友。

2010年,杨耀先在工作中抓获一名陕西籍命案逃犯,在移交案件过程中,嫌疑人称放心不下自己80多岁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杨耀先当时就答应对方尽其所能帮助老人和小孩。第二年,杨耀先利用五一放假,远赴陕西找到嫌疑人家人,并通过联系爱心人士对两个孩子进行资助。6年来,爱心人士每个月会给两个孩子每人200元的生活费用。

2013年,辖区一位八旬老人向杨耀先求助,希望在有生之年看一眼被判无期徒刑的儿子。为了完成老人的心愿,杨耀先在假期带着老人远赴新疆,实现了老人再看一眼儿子的梦想。

据了解,为了和谐警民关系,杨耀先在他工作的每个辖区多年都举办象棋比赛,邀请省内外象棋大师和当地群众切磋交流。每到春节期间,还组织大学生到农村慰问演出,丰富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

4 无怨无悔 爱心路上一路向前

为了把爱心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杨耀先加入了甘肃昌泰商贸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玺成立的小雨点爱心公益协会。受杨耀先的影响,当地很多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组织。一有空闲时间,杨耀先就和他的团队下乡入户,送去温暖。

远在江苏的安霞就对杨耀先的爱心之举很感动。“他很负责,经常亲自核实每一个求助对象,让爱心落到实处。只要是杨警官联系的求助者,我们都很放心进行资助。”安霞说,虽然杨警官只是爱心的一个“中转者”,但他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财力,光电话和交通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江苏一位名叫王亚男的老奶奶,虽然年过古稀,但是几乎每年都会来会宁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然后进行资助,目前已经资助80多名会宁学生。在这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是杨耀先陪同走访的。最近,王亚男老人生病住院,病榻上依然惦记着那些受资助的小孩。

在爱心的路上,杨耀先也有过内心的矛盾。忙于公益会影响工作,也影响到家庭,愧对于妻女,有人说杨警官“不务正业”,也有人说他是拿着别人的钱做公益……但是,当他看到被资助者考出好成绩时,内心感到无比欣慰。所以,接到爱心人士或求助者的信息时,他又不由自主地继续着自己的爱心之路。

文/图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

新闻推荐

25家药商信用等级不达标

本报讯(记者乔斌)11月17日,市药监局公布今年白银市药品零售企业(连锁门店)药品安全信用等级,全市共有25家药商被列入信用等级不达标名单,引起市民的高度关注。25家药商诚信不达标记者了解...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