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王兆军的秦腔文化艺术之路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白银晚报 2017-10-27 18:58 大字

王兆军

“咚咚咚……叮叮叮……啊…啊…”在市区公园里或广场上,我们总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有人弹有人吹、有人打有人拉、有人唱有人学,大家乐在其中,这是一些秦腔艺术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演唱时的情景。他们虽没有广阔的舞台,没有靓丽的服装和道具,也没有热情的观众,但他们却乐此不疲。

出生于会宁县丁沟村的王兆军,对于这样的场景,他再熟悉不过了。并非戏曲科班出身的他,因为对秦腔的热爱与追求,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最终以自己的执着走上了戏曲专业道路。现在,他除了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白银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的头衔之外,他还是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白银区秦腔文化发扬协会主席、中国秦腔观众土壤培植发起人、白银秦韵戏曲传媒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兆军说,他现在的愿望就是让秦腔文化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让这门传统的艺术得以传承。

白银秦腔协会正式成立(图左为王兆军)。

王兆军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窦凤琴女士合影。

王兆军带伤坐轮椅在排练场工作。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再现历史情景,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传播文化知识、惩恶扬善、教化民俗,深受民众欢迎,曾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家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会宁县丁沟村,人们能够参与到的文化活动就是每年只有一次的庙会表演——秦腔。当然,王兆军的童年娱乐也是从凑热闹看戏开始的。王兆军说,那时候,小孩子们的心愿就是天天都能过年,因为过年就能看戏、听戏,缠着村里老人讲解秦腔剧目里的人物故事。渐渐地,从秦腔里,他知道了什么是忠君爱国、什么事忠孝廉耻。

2003年,王兆军在重庆万州工业技术学校任教时,因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2006年他被提拔担任了副校长一职,这在当时的丁沟村乡亲们眼中,他是成功的典范。但“心有所属”的王兆军却并不以此为荣,因为他知道,学习秦腔才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于是,王兆军在深思熟虑后,放弃了当时大家满心羡慕的工作,带着对秦腔r的一腔热忱回到了兰州。

从那年开始,王兆军毅然决然踏上了学习秦腔的道路。他的足迹遍及西北五省,访遍秦腔院团,请教西北几乎所有的知名艺术家、理论家和评论家,他和边肖、窦凤琴、雷通霞、张小琴、苏凤丽、窦凤霞等艺术家都成了良师益友。

那时候,王兆军对秦腔的热爱简直到了一种忘我的地步,有时候在马路上走着走着,他不管旁边有没有人,都会扯开嗓子吼上几句,还因此招来了很多路人对他的指指点点,有人称他是疯子。

为了更深的学习和理解戏曲文化,王兆军自费求学于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三年,花数十万购买戏曲书籍资料,发起秦腔观众土壤培植计划,自己花钱购票请青年学生和爱好者进入剧场,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4年10月,王兆军把苦心经营了多年的教育培训学校全权交给了合作伙伴运营,在白银区文体局和白银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注册成立了白银区秦腔文化发扬协会。

协会的成立,对于白银这个戏曲基础非常薄弱,但戏曲观众基础深厚的特殊地域而言,无疑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秦腔的传统文化精髓在白银得到振兴、传承、发扬。

王兆军说,秦腔协会成立的第一年年末,因为积蓄全部投在协会演艺团的设备购置上,他连家里的暖气费都没有钱交,当时家里还有刚刚2岁的女儿。

2015年8月,在明知戏曲艺术表演院团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让秦腔文化能够产业化、市场化,王兆军自己筹资130余万元成立了白银秦韵戏曲传媒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白银第一家拥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和演出经纪许可证的文化演出企业。购置了专业的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完善了院团管理制度。和秦腔协会相互配合,制定了一年完成3本传统剧目的复排计划,并在会宁、景泰、靖远、平川等兄弟县区尝试开展了商业性下乡演出并获得了好评。

由于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艺术院团人员老龄化问题特别严重。王兆军不仅是协会和公司的领导,还是一名唯一的年轻人,在院团每一次演出中,他从装卸车、装卸舞台到抬箱子,爬梯子,挂幕布,负责舞台前场和灯光舞美,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都是他的。

今年5月,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王兆军为了挂横幅从4米高的梯子上摔下来,眼角裂了一个4厘米的口子,胸口和盆骨骨裂,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让学校的校医简单的处理包扎后仍然坚持把活动搞完;今年6月,他在下乡的途中因车辆发生交通意外导致脚踝骨骨折,他放心不下展演剧目的排练,他带伤病把负责人叫到家里开会布置排练事项……

据悉,自白银秦腔协会成立以来,他前后投资15万元购置戏曲舞台服装道具设备,组织戏曲爱好者成立协会演艺团,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和练习,把一个草台班子磨砺成相对专业的秦腔院团,并由王兆军自费组织院团恢复传统剧目。协会成立三年来,恢复中国秦腔传统剧目30余本,折子戏70余折。每年下乡达到200余场,其中每年组织义务演出达30多场。

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确,没有人是随随便便就取得成功。对于现在的王兆军,除了每天忙于协会和公司的管理、排练和演出事务,还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他还担任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的评委和嘉宾,省内各大院团创排剧目的专业评审与研讨,参加各类戏曲赛事活动,参加戏曲公益性社会宣传活动,每年撰写专业评论文章十几篇,其中《观边肖大秦文公之嬴硕》《泪撒剧场温初心——观<八月十五月儿圆>》《一部用生命鲜血流淌的民族大戏——观甘肃省秦<大河儿女>有感》等优秀戏曲评论作品转载于各大专业媒体。

因为喜欢所以追求,因为追求所以疯狂。从最初的戏迷到后来的研究员,这一路走来,他一直在学习。在研究戏曲之余,王兆局还学习了编剧。由他和著名剧作家赵燮雨先生合作完成的以“一带一路”为背景创作的大型秦腔舞台剧本《敦煌情》,获得了市委宣传部2015年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创作的以深层次创建文明城市和经济转型为背景,凸显白银人民艰苦创业和回报嘉兴为主题的秦腔小戏《真金白银双手握》,获得了2016年市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2016年创作的秦腔折子戏《新编盼子》获得了白银市第四届凤凰文艺奖;另外改编历史剧本《一只绣花鞋》、新编时代小戏《纪委的通知》等都已经创作完成。

今年5月,为了挖掘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王兆军所在的协会和公司受白银区文化馆要求,创作排练白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子戏《西厢小调》。在没有资金和传承人的情况下,王兆军自掏腰包,花钱从曲子戏一脉相承的兰州青城请来传承人、唱腔指导老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创排了曲子戏经典折子戏7折,前后花费近3万元。“我们的曲子戏创排后,被选拔代表白银市参加了2017年7月在敦煌举行的文博会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能把老先人留下来的艺术传承下来,我觉得花多少钱都值得。”王兆军说。

新闻推荐

扶贫路上开满幸福花

(上接第一版)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的贫困人口下降到18.23万人,贫困人口比“十二五”末的2012年减少了18.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52%,下降了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23元,增长7.9%...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