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没了 环境好了 ——会宁县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综述本报记者 姚继东
四五个身着橙色的环卫服保洁员,在蒙蒙细雨中挥锨填土,弯腰捡拾垃圾,分类整理打包并投放到垃圾车上……眼前这一幕是近日陇原环保世纪行白银记者团赴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采访时,途经会师镇南十村公路旁所看到的一道靓丽风景。
来到道口村文化广场,这里干净整洁有序。记者团一行围绕该村垃圾如何处理采访了村党支部书记马金虎,他这样介绍,每家每户都有垃圾桶,各社配有一个小型垃圾车,而村上有个大垃圾箱。人们的日常生活垃圾倒入垃圾车,车装满后运到大垃圾箱里面,箱满之后再运到离村偏僻的河沟定点垃圾处理点上填埋;而在公共场所,如道路两旁、村文化广场的垃圾卫生处理上,他们采用了钟点工的方式,搞完卫生马上支付劳动报酬。
“这些年村民们都有了强烈的环境卫生意识,认识到了饲养的禽类、牲畜产生的粪便被随意堆放在庄院周边,整个村子臭气熏天,尤其到了夏季,粪便滋生的蝇虫病菌,致使人及禽、畜患病。而在我娃娃时,根本不知道这些。”马金虎很感慨地说。“垃圾及时得到处理,不仅空气变好了,而且禽畜生病少了,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环境都变好了;2010年道口村就被省委省政府评上了文明村。”
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是近几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全县环保方面工作上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该县先后多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环保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强了群众环保、节能减排意识。在郭城驿镇、头寨子镇、河畔镇、甘沟驿镇、柴家门镇、会师镇、新添堡乡等7个乡镇25个村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率和农村水源地集中保护率,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在今年以来,会宁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为契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力开展“创城”工作,不断优化城乡环境、改善城乡面貌、进一步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会宁县副县长卜继飞向采访团介绍,会宁县把城乡垃圾处理、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作为推动“创城”工作的重要抓手,捡收处理垃圾则是“创城”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主要工作。同时,该县研究出台了《会宁县城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和《会宁县全域无垃圾行动实施方案》,而各乡镇紧紧围绕“两线六边”(道路沿线、河渠沿线,庭院周边、村庄周边、集镇周边、城乡周边、田园周边、景区周边)重点区域,落实“五清四改”(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清理粪堆、清除残墙断壁、清除废旧地膜,改路、改房、改水、改厕)重点内容,并结合《会宁县城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细化了工作措施并落实了各自任务,基本上实现了网格化管理。
今天的会师大地,经全面开展全域无垃圾集中攻坚综合整治行动,已实现了所有存量垃圾清零、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也为58万会师儿女创建了“天蓝、地绿、水净、舒适”的美丽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姚继东)今年,会宁县中川乡高陵村以“筑堡垒,强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举措,狠抓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高陵村建立了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小杂...
会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