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田“减肥”让碧水长流 绵阳市以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

绵阳日报 2019-12-27 07:39 大字

□ 本报记者 李灵越

隆冬时节,漫步在三江湖畔,温暖的阳光映射在碧波荡漾的水面,岸边的绿树与碧水交相辉映,波光粼粼,一切显得静谧而美好。

自从全面推行“河长制”战役在绵阳轰轰烈烈打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守护碧水清流,全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强各大江河保护,抒写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段华章。“河长制”全面推行,农业面源整治全力推进,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市级8大河流水质均得到改善。如今,生活在绵阳的每一个人都切身感受到,河水变绿了、河道变美了,城市山水的容颜焕然一新。

源头防控 提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由化肥、农药、农膜不当使用和畜禽粪污、农村生活污水等废弃物构成。曾经,位于游仙区小枧沟镇紫阳村五组的某生猪养殖基地,其生猪粪便被排进一旁的小河沟,造成水质污染、臭气熏天。再看从前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种植豌豆、大葱等大肥大水作物,施肥方式粗放,使用量较大……

“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最后都排入河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是当河流进入枯水期时,流量小、水温低,水的自解能力减弱,造成一条河都变黑了。市农业农村系统抓住全面推行“河长制”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推动水问题的解决。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首当其冲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该负责人介绍,绵阳市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结合农业现状与种植特点,主推以畜禽粪便、秸秆、沼渣沼液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采取“有机肥+配方肥”“果(菜、茶)+沼+畜”“有机肥+机械深耕”等模式,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

不仅如此,为给农田“减药、减肥”,绵阳市还铆足了劲,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因地制宜做好施肥示范区建设,让广大村民亲眼看到化肥深施、施用缓控释肥的增产节肥效果,以及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逐年提高机械施肥比重,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

勤于耕耘,方有收获。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率达1.6%。

安州区秀水镇村民贺光力欣喜地说:“农药的使用减少了,我们的成本也降低了,收入明显增加,还保护了水环境,真是大好事!”

种养循环 变废为宝粪污处理“绿色化”

作为农业大市,在严格按照中央、省部署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基础上,绵阳市结合实际,全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助力“河长制”工作推进。

在梓潼县许州镇栏杆村,蜜柚林环绕,站在高处,灰瓦白墙的生猪代养场分散在山岭间,错落有致。许州镇栏杆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其间。

透过合作社办公室内的监控图像,记者看到,养殖区内的“小猪们”正在进食、饮水,从猪圈里收集起来的粪便被统一运输到专门修建的存储池,在进行干稀分离后,废弃物将“变废为宝”,用于蜜柚基地灌溉,实现种养循环。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绵阳市按照《“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意见》,探索出种养结合、稻田共育共生等“1+N”生态驱动型模式,形成了“区域大循环、片区中循环、园场小循环、家庭微循环”4类生态循环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稻田共生共育、林经循环、休闲农业“1+N”生态驱动模式,通过政府引导、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规模化养殖户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村民施用商品有机肥。

在绵阳,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现了标本兼治,把“河长制”工作向纵深推进。重拳之下,“碧水绕绵州”的景象与绵阳渐行渐近——市级8大河流水质均得到改善。涪江、芙蓉溪水质经检测持续为优;本月凯江水质从上游到下游持续优良,干河子永河出境水质从Ⅲ类改善为Ⅱ类……

江河奔腾,一路向前。持之以恒地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河长制”工作,不仅让绵阳绘就出如画的山水美景,更推动了农业转型绿色发展。碧波荡漾、清水长流的美丽图景在绵州大地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在抖音上发布侮辱智障人视频引发纠纷 三女子侵害他人名誉权 赔礼又赔钱

本报讯(记者张松通讯员王节)当下,微信、抖音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流行的社交软件平台。但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微信、抖...

紫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紫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