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打”到门口

安康日报 2019-07-25 06:40 大字

通讯员 唐学丽

王克秀的家在紫阳县瓦庙镇新民村六组,虽不在山巅,但却离山巅不远。三间一层的砖混结构平房紧挨着两间土坯房,就如一个年幼的孩子紧挨着一位年迈的母亲,形成了新与旧、幼与老、现代和传统的鲜明对比。

由于平房是近几年才修,所以王克秀的大半辈子都是在土坯房中度过,就如同她的大半辈子都是行走在土路上。“以前这个路没打的时候,赶个场都要几个小时,所以我一般不下街,浪费时间,更莫说像现在一样每天来回两趟送孩子上学了。”望着宽阔平展的马路,王克秀高兴地说。

王克秀一家六口,有三个学生,其中初中及以下学生两个。仅靠家中的几亩大黄、几只羊子及两头生猪难以为继,儿子及儿媳选择外出务工。以往接送孩子上学的事都是她的老伴负责,但自去年老伴去世后,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由于严重晕车,她只好每天来回穿梭于街上出租房和家之间。早上给孩子做完饭后,又急着赶回家干农活。从街上到她家有3.6公里,也就意味着她每天要走7.2公里。在旁人看来,来回的奔波是件辛苦的事,可她却走得很开心。“现在这个路多好走,又宽又干净,我一天走十回都行,哪像以前那个土路,稀一脚的干一脚不说,又窄又不平,特别容易摔跟头。”

联户路的贯通,不仅方便了王克秀接送孩子,还方便了她生产生活。丰收季节,将土豆和玉米用塑料口袋一装,找上一辆摩托车,原先需要3个劳力搬运的粮食现在一个人就能搞定,既高效,又省时省力。用王克秀的原话说“公路就像传送带,太快太方便”。除了粮食的运输方便,联户路更是提高了她的宜居满意度。“现在公路都打到门口了,买啥也方便,还能种种菜搞搞生产,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也不撂荒,住在这儿真的好。”王克秀抽空种了5亩大黄、2亩土豆和玉米,养了2头猪,当然还有一块大菜园,预计年收入6000余元。

王克秀只是众多联户路受益户中的一户。仅她所在的新民村自2016年以来硬化道路6.3公里,受益200余户。瓦庙镇自2016年以来完成道路硬化26条71.6公里,共计受益3200余户。近几年来,为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瓦庙镇根据实际,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向上积极争取道路建设项目,向下严把工程质量,实行包联领导包抓责任制和定期研判、通报机制,将责任进行细化,将问题进行查摆,将进度进行实时跟进,于7月中旬前高质量完成全镇道路硬化建设。

新闻推荐

关停餐馆,他办起电商帮助乡亲一起脱贫

通讯员彭召伍罗会建是紫阳县毛坝镇观音村人,当兵时他就入了党。2012年退伍后,先是办起了一个建材销售店,后又投资开了一个餐...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