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看紫阳县毛坝镇“三变”改革之路

经济特刊 2018-12-10 10:00 大字

[摘要]——看紫阳县毛坝镇“三变”改革之路

记者 来庆琳 通讯员 朱烁旭 卢思君  C

在紫阳县毛坝镇岔河村,当地清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首批1.2万斤土豆干制品,于9月底顺利搭乘列车发往了全国各地。

这些过去出不了山门、变不了现钱的农产品,眼下摇身一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赚回了钱,高兴的不止企业老板,还有当地贫困户。他们不仅能从出售农产品、在企业务工中增收,到年底,还能从人均1万元企业配股中,获得稳定红利。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村“三变”改革在毛坝镇已呈燎原之势。近年来,在中省市县各项政策扶持下,毛坝镇加大人力、财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整合力度,利用股份合作等形式,吸引各种人才回归乡土,将各类资源资金入股到农业经营主体,为当地村民创造出单家独户难以实现的地租、务工和股权等新收益,让“闲置资源”变成“有效资产”,“变”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A 扶强“三变”主体

深耕农业产业

推进“三变”改革,农民是主角,但他们“靠天吃饭、以土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眼下的农村,面临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产业发展缺乏劳动力的尴尬境地。“像我们镇,过去70%以上人口靠外出务工收入,由于农村劳动力匮乏,即便想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也苦于没有人干,没有人来带头干。”毛坝镇镇长叶飞如是说。

靠谁去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落地生根、抓实见效?这是摆在毛坝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而这道难题也随着近年来中省市县对农村各项政策的倾斜扶持,让基层乡镇更加坚定了实施“三变”改革的决心。

为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人力欠缺、技术不足、支撑薄弱等问题,毛坝镇从制度层面为“三变”改革把好方向,按照国家各项政策要求,统筹做好项目选择、产业规划、资源配置、资金整合、政策保障等支持服务工作。

借助近年农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他们将农业经营主体、外出务工能人、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作为农村“三变”改革先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三变”,以“点”带“面”,推动乡村“盆景”变“风景”。

紫阳华会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华算是其中一个代表。作为当地人,他外出打过工,网上做过服装生意。2010年回乡后成立公司从事农业生产。2017年“三变”改革实施,他与当地能人陈华友合作,流转40亩土地培育种苗,今年在观音村和核桃坪村流转400余亩土地,6月种的艾草苗,到9月已割了第二茬,当地 180 户群众在他们的带动下,人均增收 1100元。目前,公司艾草加工厂也正在修建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80后青年张千年春节回乡,看到农村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发生的可喜变化,遂放弃年薪30万副总身份,投入当地电商扶贫行列;紫阳振农农业有限公司龙伦增在岔河村建立精品茶园,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中高端富硒茶,带动40余户贫困户脱贫;干沙村90后青年蒋元培,部队复员回乡在当地搞起水产养殖,今年换届被推选为村主任,他牵头成立万丰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地 66 户农民从中受益。

扶强“三变”改革主体,深耕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区域性“三变”改革综合试点,毛坝镇“三变”改革已在观音、岔河、干沙、腰庄、温家坪5个村同步连片强力推进,一批农业经营主体、外出务工能人、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在这条连片示范带上,正用一腔热血,书写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的篇章。

B 注入资金“活水”

向产业化经营要效益

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随着中省市县各项资金向农村集聚,为“三变”改革注入了资金“活水”。

作为“三变”改革省级试点村,岔河村正是其中普遍的受益者之一。当地气候湿润,生态资源丰富,大量农产品却出不了山,变不了钱。为让这些特产能尽快变现,今年在帮扶部门紫阳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积极争取下,由远元集团捐资100万元,该中心捐资28万元,加上其他社会资本的注入,清叶公司由此成立,并成为岔河村产业扶贫龙头企业。

企业捐资、单位捐资如何变“活”,如何让当地贫困户从中真正受益?该村党支部将这128万元捐资,按照全村128户在册贫困户每户每股1万元,配股128股入股到清叶公司,实现年底按照年收益7%的固定股比分红,同时对农户土豆上门保底价收购,当地40余户贫困劳动力还能通过在企业务工增收。

清叶公司负责人胡清叶介绍,公司总投资300万元,主要生产土豆干制品,鲜土豆以周边贫困村收购为主,企业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岔河村贫困户,用工高峰时达70余人,加上贫困户年底分红,仅此几项,岔河村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将达3000元以上。

对“三变”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在此务工的4组贫困户龙其国由衷感慨:“现在政策好,以前我出门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我既给厂里当厨师,又给厂里当工人,年底还能分红,家里的土豆直接销到这里,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龙其国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大概3000多元收入,明年脱贫不成问题。

该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等参与“三变”改革,创造条件支持镇扶贫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整合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的生产发展、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涉农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前提下,通过合同或协议方式,入股到效益较好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现了资金变股金。

近年来,该镇吸纳各方社会扶贫资金1400万元,其中远元集团捐赠100万元,良香农业公司投资500万元,深圳通达路桥公司注资400万元,返乡创业个人投资达300万元,思兰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万元。资产收益扶贫资金总计达460万元,其中干沙村80万元,岔河村70万元,温家坪村140万元,观音村100万元,核桃坪村70万元。

争取苏陕扶贫协作资金200万元,其中温家坪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50万元,岔河村振农农业公司50万元,观音村良香农业公司50万元,腰庄村清叶现代农业公司5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协会中,“三变”改革连片的5个村互助资金总额达350万元。并争取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资金100至300万元。

C 盘活土地资源

释放改革新活力

“现在政策太好了,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领到茶园入股分红。”今年1月,在岔河村2017年度“三变”入股分红仪式上,38户农户喜领红利15.9万元。51岁的贫困户赵兴全在接过12500元分红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赵兴全是7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初,听说振农公司在该村建茶叶园区,推行“三变”改革,随即把自家的25亩茶园入股园区,园区按每亩每年500元分红,年末赵兴全拿到了入股分红。另外,他平时还在茶叶园区上班,全年务工收入近万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做土地文章,把闲置的土地资源盘活,成为该镇“三变”改革纵深推进的要义。他们从“三变”改革之初就成立领导小组,出台试点方案,从财政、国土、林业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驻村指导,扎实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资源资产确权登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工作,为推进“三变”改革奠定了基础。

为了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该镇从农民和贫困户长期受益出发,全力推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全力打造了观音、岔河、干沙、腰庄、温家坪5个村的集中连片示范带,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

观泉山庄是陕西良香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在观音村重点打造的旅游开发项目,今夏试营业期间,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观光旅游。作为当地打造的盘厢河旅游景观带上一大特色亮点,公司负责人唐友平经考察,2017年初开始打造观泉山庄这一乡村旅游项目。今年8月,公司首次给土地入股的28户农户发放了3万多元分红。

观音村村主任刘孝文介绍,“土地入股这种形式目前来看效果很好,我们也是试着做,现在全村有11000多亩荒山,可耕种土地3000多亩,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相信更多荒山将变成群众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目前观音村以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为主,打造田园综合体。岔河村以重点发展茶叶、土豆等为当家产业。干沙村以重点发展千亩高山中药材和中蜂养殖为主。腰庄村重点发展500亩香椿、阳荷姜和冷水鱼养殖。温家坪村重点打造千亩油用牡丹和花椒基地。他们希望,通过试点示范,将“三变”改革逐步推广到全镇各村。

良香农业公司给村民发放李子树苗

清叶公司加工厂工人正准备烘烤干土豆片

新闻推荐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 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启幕

本报讯(记者夏明勤成东丽)昨晚,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

紫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紫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