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副镇长的这些年
□通讯员 黄志顺
5月25日早上7点钟,在紫阳县界岭镇街道吃过早餐,随吴应学一同前往他包联的双泉村。公路沿八道河而上,车窗外碧水潺潺,草木茵茵。出于好奇,我们聊起了他七年前辞职的事儿。
“辞去副镇长的时候我41岁,领导、同事都劝我,正是干事的年龄,不过三五年熬个正科不成问题的。”吴应学说,那时候,乡镇领导要求异地任职,自己在离老家40公里外的广城镇任副镇长。
彼时,吴应学的母亲已经80多岁,虽然平时有妻子和姐妹照管,老母亲还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儿子。
“昨晚我做了梦,预兆不好,今天你不要出门。”吴应学每次回家看望母亲,老人都试图用各种理由挽留儿子。想到的是母亲养猪、养蚕供他读书才有今日,自己却不能在老母亲身前尽孝,吴应学陷入深深的内疚。最终,他决定辞去副镇长回到母亲身边,到界岭镇做一名普通干部。
“忠于党的事业,无关职位高低。我是农村长大的,喜欢和群众面对面的工作。”由副镇长到干事,吴应学始终兢兢业业。
深山无闲草,界岭的山林里生长着七叶一枝花、细辛,春雪融化后长出新叶,端午节前凋萎。这两种药材价格高,双泉村的村民们抢着时间,早出晚归地进山采挖。吴应学包联了双泉村48户贫困户,每到药材采挖旺季,包联对象大多关门上锁。吴应学只能等到晚上入户、开群众会,往往要深夜骑车20余公里才能回到家里。
贫困户庞景云的药材地里,经常能够看到吴应学的身影。像庞景云一样,双泉村群众一直以种植包谷、洋芋为主。但是高山野猪猖獗,在收获季节,群众不得不通宵守护。学农学出身的吴应学,开始关注中药材产业。他和当地的老药农探讨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市场行情,动员群众将市场价格较高的七叶一枝花等药材,从山林移栽到庄稼地里进行规模种植,还引进了大黄、白芨等,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虽然至今没有见过面,但是他帮我办了很多事情。”残疾人严尔能常年在外地一家餐饮店务工,但是扶贫惠民政策一样都没有落下。吴应学经常通过电话、微信沟通,帮他办理合疗、低保、残疾人补贴等。考虑到严尔能一人独居,老家房屋年久失修已不能居住,吴应学还帮他落实了特困户周转房。“我身在外地,每次想到老家干部这么周到地帮扶我,心里都是烫热的!”严尔能说。
双泉村山高地薄,务工收入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吴应学的包联对象中,全家外出务工的有三分之一。吴应学建立外出群众微信群,经常用电话、微信沟通方式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思想动态、发展愿望等,把脱贫政策及时传递,确保了精准帮扶无盲区。
一个基层干部的价值,并非硬是要“当官”才能体现出来。在副镇长任上能独当一面,作为普通干部,吴应学更是敢于担当作为。去年底,吴应学被评为安康市“交友帮扶”先进个人。
“在界岭镇干部里,吴应学资历老、能力强,却在一个普通干部的岗位上勤勉工作,给界岭干部树立了榜样!”界岭镇党委书记何泽民说。
新闻推荐
“抚今追夕,岁月峥嵘,弹指一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紫阳农商行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历经岁月的风霜洗礼,汲取了大地的滋养,扎根于这...
紫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