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住了个农技员

经济特刊 2018-05-14 09:44 大字

最美人间四月天。决定前往紫阳县高桥镇深磨村,采访扶贫干部朱美琼。我不太相信,一个下象棋赖皮、整天嘻嘻哈哈的人,能成为全市“交友帮扶先进个人”。

行进在入村路上,车窗外是一片片厚朴林。司机介绍:深磨是深沟、磨沟的并称,虽然这里地势狭长、山高路陡,却盛产厚朴等中药材。深磨村与县城有超过700米的海拔落差。县城周边已是春林初盛,这里的山间草木却因海拔较高,发育迟缓。与之对应的是:低海拔区域一些村已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了,这里还是全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朱美琼和其他扶贫工作队员租住在村委会旁一处简陋土坯房里。我们到时,他正准备出门。

“擀面杖起灰,好久没见面了!”朱美琼扯着嗓子在屋檐下冲我们打招呼。得知他要去走访贫困户吴光华,我们决定以“体验工作”之名与他同行。

沿着山路攀爬,朱美琼同我们聊起吴光华。“老吴有些倔,去年我费了好大周折才动员他养了两头猪、10桶蜂,结果增收3000元,还得到1400元补贴。”朱美琼有些得意:“我给老吴说,你养猪养蜂,技术有我。”

朱美琼打的这个“保票”,是靠谱的。他在基层工作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业、畜牧口子上工作,种养殖技术掌握全面,经验丰富。

坐在老吴堂屋,他详细了解家庭近情,商定老吴家2018年脱贫计划,并一一记录。老吴的女儿外嫁了,儿子在一次矿难中丧生,如今就老两口一起生活。朱美琼帮他们定了安置房,装修完成后,两位老人就将告别这座老屋。

老吴养的蜂都在房前屋后。朱美琼挨个蜂桶观察,叮嘱老吴:伏天要注意降温;要随时留意,不要让蜜蜂分桶跑了。在他掀起一个蜂桶、查看桶内是否有棉虫时,一只誓死捍卫家园的蜜蜂蜇了他的眼皮。他尴尬地笑着说:“不痛,不痛!习惯了。”谁知道呢?

农活紧随节令一茬赶着一茬,吴光华和老伴忙不过来,今年的厚朴林还没来得及管护。朱美琼和吴光华到厚朴林子转了一圈,两个老把式探讨起如何疏林、采收,共识颇多。朱美琼说:“这叫火炮儿两头点,想到一起了。”

老吴的妻子在屋后山上帮文谋春种苦荞,朱美琼要上去看看。苦荞是一种耐瘠薄的作物,特别适合在深磨这样的高海拔山地种植,且管理简单,投资不大。文谋春也是朱美琼包联的贫困户,她把近30亩退耕地全部种上苦荞。

深磨是紫阳县苦荞传统产区,因销路不畅、价格很低,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种植了。朱美琼为此多方奔走,终于与一家烤制苦荞酒的企业达成协议,对方愿意以高于市场30%价格收购深磨村贫困户种植的苦荞。朱美琼带着好消息跑遍包联的36户贫困户,落实种植面积100余亩,预计总产值可达6万元以上。

站在山上望出去,一座座土坯房点缀在庄稼与林木之间。贫困户黄迟洪一家四口一直想搬离土坯房,却因拿不出10000块钱的购置款,享受不到移民搬迁好政策。朱美琼得知后,拿出自己的工资为他垫付了购房款。同时,朱美琼还为他申请小额贷款和互助资金,帮助黄迟洪养羊20余头,养猪两头,种植魔芋4亩、厚朴45亩,实现了“安居乐业”。越到扶贫后期工作难度越大,但是我们干部的办法,总是比困难要多。

从山上下来,朱美琼逮着个三岁小孩也要逗乐一番,遇上七十岁的大妈一样打趣骂俏,俗言俚语张口就来。人们都爱跟他开玩笑,他也显得一点都“不正经”,但彼此都没有不尊重的意思。深磨还保留着乡的行政建制时,朱美琼就在乡政府工作,所以现在全深磨村的人都熟悉他,说他是个“喜乐神儿”。

朱美琼还有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负责指导全村农业技术。吃过晚饭,朱美琼和同事要去村支书家一趟。村支书唐朝军开办了全村唯一的茶叶加工厂,1000多亩鲜叶都指望在这里销售。“灶膛子里的火可不管你支书不支书,稍不注意就把茶炒糊了。”

茶厂灯火通明,鲜叶山码大堆摊晾在簸箕里。朱美琼把各生产环节看了一遍,不时在轰鸣的机器声里,喊叫着与工人们交流。朱美琼说,做得好才能卖得好,这牵扯着百多户茶农的利益。

从茶厂回住地,已是晚上十点多。他指着西北天边的一片亮光说,那下面就是县城。我问朱美琼,最多每个周回一趟家吧,觉得苦吗?他说:“一个周算啥,去年一场大雪把我们封了二十多天才出山。吃饱就行、睡暖就好,工作自有工作的乐趣,也没觉得有啥苦的。”朱美琼还有五年退休。我想,那时候,就该他在亮光下的县城,安然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

我们离开的第二天,紫阳县政府县长陈莲到深磨村暗访脱贫攻坚工作,恰好走访了朱美琼包联的曾大军、曾大毅等贫困户。陈莲对访查情况感到非常满意,并对朱美琼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通讯员 黄志顺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文化同行”惠民到乡村

本报讯(实习记者黄慧慧)4月27日,由市群艺馆,紫阳县脱贫办,中共麻柳镇党委、政府联合主办的“脱贫攻坚·文化同行”惠民活动在麻柳镇拉开帷幕。来自省、市、县的百余名文化工作者共聚紫阳县麻柳镇中心...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