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并行

科教周刊 2018-05-10 01:03 大字

紫阳县卫计局局长 周礼伟

近年来,紫阳县以创建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为契机,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评审为抓手,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大力推广适宜技术,使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在农村和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

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将针灸、推拿、按摩等符合规定的中医非药物诊疗项目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报销范围,以此鼓励群众看中医、用中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现了目标人群全覆盖,同时将中药饮片纳入基层基本药物目录,维持现行中药饮片加价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药诊疗服务机构,扶持老中医开办诊所11余家。

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起点完成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等级评审,县中医院投资5000万元整体迁建项目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县中医院以创建二甲医院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加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申报创建了灸理疗、烧伤等市级特色专科,并加快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筛选及其诊疗方案的优化,业务收入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服务能力建设,镇卫生院的整体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17个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及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全县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备率达65%以上,176个村卫生室中有162个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抢抓省市政府的政策机遇,组织县中医院、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应届生、医学本科生的招录工作,5年来,为县镇医疗机构招聘中医药本科生25人。另外,自农村订单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实施以来,定向委培中医药类别本科生9人。与此同时,深挖潜力,积极开展中医药人员在岗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技能。近几年以来,先后派出24名乡镇卫生院的执业(助理)医师参加了为期1年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万名医师培训项目”。县中医院还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基地,并积极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中医药建设项目高质量完成。2011年以来,中省安排中医药建设项目均得到较好的落实,进一步突出了中医院的中医特色,提升了中医院的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按照标准迅速完成了中医院“治未病” 项目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中医药产业取得突破发展。积极探索“中药材+文化+旅游+创新”等多元化融合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生态基地建管、龙头企业培育、产品科研、产品标准质量管控、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市场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药旅融合发展八大创新工程,补齐中药材产业发展短板,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强化中医药监督管理。成立县级中医药质量控制中心,健全中医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认真组织基层单位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的学习,努力规范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中医药宣传得到加强。组建了紫阳县中医药学会,旨在促进中医药工作建设与发展,成为医疗卫生机构间交流信息、获取知识、共享成果、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开展“杏林寻宝”活动,积极编纂整理名老中医医案,发掘民间土方验方200余个,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学术交流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有效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使用中医药的自觉性,推广普及了中医药预防为主的治病理念,切实增强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后劲。

为促进中医药不断向前发展,该县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氛围建设,凸显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化中医药服务环境,提升中医药质量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中医药就医、保健环境,使紫阳的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新闻推荐

推进苏陕协作奋力脱贫攻坚 苏陕医疗合作硕果盈枝

 本报记者王国星 随着苏陕医疗合作的逐步深入,江苏和陕西正依托定位准确的对口帮扶、实实在在的协作项目、科学便捷的服务平台,使更多三秦百姓能够就近享受到方便、高水平的基本医疗...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