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紫阳农妇种菜养猪 将3个子女相继送入大学

华商报 2017-12-25 03:29 大字

华商报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朱烁旭 摄影 黄治涛)初冬时节,正是莴笋上市的季节。在一片绿油油的莴笋地里,陈德秀麻利地将一颗颗采摘好的莴笋装进菜篮。这套动作她重复了数万次。凭着挑一筐筐蔬菜去市集卖,她硬是将三个孩子送到了大学课堂,小女儿还是北大在读研究生。

丈夫不幸偏瘫

女子独自养活3儿女

12月5日,当地扶贫干部等一行人来到紫阳县城关镇西门河村的陈德秀家。虽然刚年过50岁,但一道道皱纹已却爬上了她的额头和眼角,记录着她经历的岁月沧桑。

陈德秀7岁时,妹妹患上了恶性肿瘤,父亲患上了黄疸肝炎,母亲瘫痪在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德秀从小就开始帮着做家务,站在板凳上用石磨磨玉米面,从山沟里提水回家做饭,照料生病的父母亲和妹妹。20岁那年,陈德秀与入赘的杨其玉结婚,苦难的家庭开始有了顶梁柱。这年年底,大儿子杨运平降生了,紧接着,二女儿杨春林、小女儿杨祖芳也相继出世。当夫妻俩正沉浸在孩子出生带来的幸福时,不幸再次向这个家庭袭来。1996年,杨其玉患上偏瘫,陈德秀再次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为了挣钱养家,她起早贪黑地种菜卖菜,养猪、养蚕,种茶。

“最苦的时候,一个月没上床睡过踏实觉。实在困得不行了,我就在蚕床上眯一下。”陈德秀说,丈夫生病那一年,她种了2亩蔬菜,喂了1张半蚕、2头母猪、2头商品猪和十几头猪仔。

令人欣慰

3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陈德秀身上的担子无疑更重了,特别是三个孩子都在上高中的时候,每年2万多元的学杂费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小女儿杨祖芳上高一的时候,考虑到父母挣钱不容易,经常一天只吃一碗饭,空闲了去收集易拉罐卖维持日常开支,甚至动了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陈德秀知道后,心如刀割,含着泪对女儿说:“虽然我们辛苦一点,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安慰好女儿,陈德秀去市场买了核桃、花生、黄豆,用石磨磨成面粉,让女儿带到学校做干粮充饥。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杨祖芳放弃了辍学的念头,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报答母亲深沉的爱。

值得欣慰的是,陈德秀三个孩子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2008年,大儿子杨运平考入长安大学,二女儿杨春林考入山西临汾师范大学;2010年,小女儿杨祖芳考入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考入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

每到难关

总有政府和爱心人士伸援手

当孩子们把录取通知书拿回家时,是陈德秀最幸福的时刻,但接连数万元的学费也成了她最揪心的事,所幸当地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知道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孩子们如愿踏进了大学课堂。

2014年,陈德秀一家被列为贫困户,闲不下来的她卖菜做农活之余,目前还养了几头猪。看着孩子们都已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陈德秀觉得过去受过的一切苦累都是值得的。陈德秀的丈夫杨其玉说,“这几十年来,妻子供养孩子上学吃了很多苦,但是每一个难关都得到了政府的帮助。***政策还报销了自己腰伤所花费的高昂医药费,小女儿也能借助国家助学贷款继续深造,给我们这个贫困家庭减轻了后顾之忧,相信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影响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新闻推荐

陈洪柱: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中医情缘

信步牡丹区南城办事处,进入紫阳小区,不时有居民从身旁经过。已近黄昏,只见“洪褚正股整脊堂”内灯光闪耀,隔断帘内人影晃动。屋内东侧墙壁处立有药橱,上面放置了松花粉制成的保健品,西墙壁上挂有“...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