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紫阳民营企业成为脱贫攻坚生力军

经济特刊 2017-09-18 10:06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汪可平)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资金资源市场优势,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紫阳县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投身“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一支“社会扶贫大军”迅速集结,向一线开拔,合力攻坚。

按照“村企共赢”原则,引导企业自选帮扶方式,帮助全县1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县工商联将全县分成4个片区,专人分片指导,带领企业逐村对接,引导企业确定帮扶内容,制定切实可行帮扶计划和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同时,建立乡镇和企业联络员制度,确保企业帮扶计划落到实处。

部分龙头企业引领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全县16家茶叶企业结对帮扶15个贫困村,通过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流转土地5000余亩,改造老茶园12000亩,新建茶园3000余亩,带动就业400余人,实现了“流转闲置土地保增收、收购鲜叶促增收、安排富裕劳动力稳增收、代销贫困户土特产扩增收”的“四增收”目标。紫阳县鑫合富硒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流转土地120余亩,将大棚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公司保底收购、统一销售,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同时吸纳62名贫困户到公司务工,日工资80元,每人每年务工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一批商贸企业创新“互联网+”模式,帮助贫困村特色产品对接市场。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在毛坝镇墙院村流转土地20余亩,建立线下“开心农场”,公司免费整理土地,农户自己种植当季蔬菜,全部采用传统种植方法,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广,发展蔬菜代种植,所得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紫阳三生网络科技公司则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茶叶、土豆、核桃、干四季豆等农副产品,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将农副产品销往全国。

据统计,神农富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紫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汉王韵富硒茶业等49家民营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实施产业、就业、公益、技能等帮扶项目116个,受帮扶贫困群众达2.8万人。

新闻推荐

紫阳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专项督导

本报讯(通讯员侯慷徐申全)紫阳县近日组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组会议,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各镇各部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该县从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

紫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紫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