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认识,做好家校协作共育

科教周刊 2019-01-24 07:18 大字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则共赢,分则皆输。实施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在育人目标等方面统一思想认识;厘清相互之间的职责与边界;学校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领父母更新育儿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家校双方都应致力于儿童研究,理解儿童,走进儿童世界;探索规律,把握家校共育的“有效期”和“节奏”。

实践一再证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则共赢,分则皆输。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合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

有共识才有合作,有合作才会产生合力。家校双方都应当警惕,力争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多方面达成共识,尤其是育人目标,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上达成共识。学校在这方面要主动作为,根据父母的需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寻求家校共育的一致朝向。可以想象,失去了这一前提,家校共育将无从谈起。

二、明确双方职责

学校教育确实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不能相互取代,亦不能趋向同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家庭看作“第二学校”“第二课堂”。总体来说,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树根是家庭教育,树干是学校教育,树冠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为孩子奠定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为孩子储备成长的能力,社会教育为孩子提供生活的智慧。

三、引领父母成长

现阶段,小学生父母的成长伴随了我国社会转型的全过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婚姻观、亲子观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普遍表现的简单粗暴,缺少应有的实践智慧。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教育的优势,对父母提供专业帮助,对他们的育儿目标、理念、路径、方法、手段施以影响,应当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四、聚焦儿童研究

儿童是家校共育的对象。但是忽略真实的儿童研究是当下家校共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家校共育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认识儿童、理解儿童,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把儿童当作儿童”“让孩子做一个孩子”。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课程、组织活动;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感受,理解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愿望和行为。如是,才可能创造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

家校共育,从学校来说,最主要的是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如学校提倡的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这些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镇坪县钟宝镇小学 刘金龙

新闻推荐

骗取闺蜜80万元后“失联” 女子列车上被乘警抓获

本报讯(记者张松通讯员张群威)以承揽子虚乌有的“水利工程”项目为诱饵,镇坪县一女子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分四次骗取...

镇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