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来说,逆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发展能量,意味着有生力军进入这方广阔天地,有更多的企业家在乡村壮大发展,有更多的精英人才在乡村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精英下乡,汗水
近年来,旬邑县太村镇因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图为建于该镇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本报记者刘强摄
2017年10月11日,桂建芳院士(左)为院士工作站揭牌。资料图片
王浩春在大棚里展示他培植的食用菌。本报记者董渺摄
周斌智在养殖场。本报记者董渺摄
本报记者 董渺
城镇化不应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借助逆城镇化的力量发展农村,是乡村振兴的最佳机遇。
资金、技术、政策都是逆城镇化的要素,但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引领农民致富,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陕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的把先进理念和优秀项目带回家乡,有的带着梦想和信心去他乡谋划发展产业。尤其令人可喜的是,一些国家顶级科技精英也来到陕西,为陕西的乡村振兴增添动力、注入活力。
1 “咱村要来院士了!”
“咱村要来院士了!”这是镇坪县城关镇新华村一组村民今年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村民们也说不清院士这个“官”到底有多大,只知道这样的人物在全国都罕见,一般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工作。院士要来自己的地盘上搞科研,这可是个值得他们反复“咀嚼”的事。
村民们说的院士名叫桂建芳,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发育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工程,曾获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桂建芳到新华村建立工作站,看中的正是这里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科研条件。镇坪县的高海拔地区水资源丰富,为高山冷水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桂建芳及其团队要攻克的正是高山冷水鱼养殖繁育技术难题,在镇坪县形成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据了解,该科研项目将帮助镇坪县建立多鳞铲颌鱼种源保护和人工养殖基地,提高多鳞铲颌鱼养殖和繁育能力。工作站还将通过对鱼类原种保护和快速扩群,开展野外增殖放流,以恢复野生资源,提升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工作站设立在新华村的最大意义,是通过“传帮带”,将院士及其团队专家的科研思路、理念、方法传授给本地人才,培养锻炼一批当地技术人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桂建芳院士工作站的设立,也为新华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3.5公里的公路已经通车,4万平方米的商品鱼养殖区已建成,1200平方米的自动孵化控温车间和1300米的防洪河堤正在建设。眼看着院士工作站一天天建成,村民们的发展信心也更加坚定。
在陕西,像桂建芳院士及其研究团队这样的精英在乡村舞台上大施拳脚的案例还有很多。陕西各地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十分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都在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吸引精英人才到乡村发展产业。可以预见,精英人才在陕西的农村发展创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领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例子会越来越多。
2 “带领家乡父老奔小康”
5月的陕北,生机盎然。绥德县名州镇高舍沟村的一大片厂房里,一丛丛食用菌长势喜人。这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就是5年前返回本村创业的青年王浩春创下的“恒业”。
1991年出生的王浩春,16岁就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凭借自己在城市的多年打拼,赚到700多万元。这笔钱对一个“90后”的男孩子来说,足以在城市生活得有底气,也有资本把事业干得更大更好。然而,在城里事业蒸蒸日上的王浩春,每次回到高舍沟村,看到家乡人依旧过着贫穷的日子时,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
2013年5月,王浩春毅然放弃外面风生水起的事业,回到家乡高舍沟村,全力带领乡亲们致富。
究竟创啥业?在一次外出考察中,王浩春意外发现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而且该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然而,光靠解决就业还不足以让村民致富,他既然放弃城里的大好发展前景回乡创业,就得闯出名堂来,就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食用菌种植产业如何让村民获利,王浩春动了番脑筋。经斟酌,他决定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搞食用菌种植,并拿出全部积蓄启动了项目。
一块1.3万平方米的河滩地,成了王浩春返村后最初的创业舞台。他成立了绥德县韭园沟恒业现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恒业农业科技公司。
创业初期,由于液体菌种培育难度大,工作人员缺乏经验,常常出现菌丝体发育不成熟,培养料碳氮比失调、酸化等问题,令王浩春感到苦恼。“可乡亲们还没致富呢,怎能轻易收兵!”凭借着要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初心,王浩春的选择是干下去!为此,他多次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聘请专家到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
现在,恒业农业科技公司每天生产新鲜食用菌7000公斤,实现销售额8万元左右,还为越来越多的乡邻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共有300多名农民在公司工作。
对于高舍沟村的村民来说,王浩春不仅为村子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在这里干活环境好,也不是特别累。我以前也想过外出打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到家人,真是不错!”马连沟村的薛大妈乐呵呵地说。
“我会坚持自己的食用菌种植事业,不忘创业初心,继续带领家乡父老奔小康。”王浩春信心满满地说。
3 “农村是块投资热土”
一走进铜川市宜君县云梦乡刘家埝村庙上组,阵阵槐花香就扑鼻而来。穿过大片的槐树林,桑园、桃园、苹果园映入眼帘,不少游客正在林中采摘、玩耍。林子里还有很多散养的蛋鸡,足有2万多只!原来,这是一个“环境天然、食品天然、趣味天然”的原生态养殖园。
看着自己的这片产业,48岁的周斌智欣慰地说:“刚到这里创业时,我也遭受过‘鸡飞蛋打\’的打击,但为了自己的绿色梦,为了村民们我坚持下来了。”
周斌智本是一个生活在铜川市区的城里人,从事过餐饮、煤炭运输等行业。看到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他产生一个想法:到农村去搞绿色生态养殖。
2011年夏天,周斌智卖掉自己经营的3辆运输车,在刘家埝村承包了13.3万平方米荒坡地,投资100万元建设养殖场,成立了宜君县宇谷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养殖业。
农村对周斌智来说,是个有吸引力的地方。他不仅热爱农村,也喜欢这里淳朴善良的村民。他邀请当地村民参与自己的合作社,让村民和自己一起实现生态养殖的绿色梦、致富梦。看着周斌智的养殖场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们纷纷入股、入社,争着当工人。
为充分发挥孵化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先后推出“合作社+贫困会员户”“借鸡下蛋”“鸡换鸡”等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118户408人进入产业链条,并培育了多个养殖大户。
宜君县有关部门也被周斌智的下乡创业精神所感动,给予了大力支持。2014年,养殖场被宜君县确定为下岗职工创业孵化基地。此后,周斌智先后获宜君县第二届、第三届创业大赛一等奖,铜川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铜川市首届创新创业明星”“铜川市就业创业助力扶贫十大明星”等荣誉。他的养殖场先后被评为市级蛋鸡标准化示范场、铜川市脱贫带动示范户、农村工作扶贫带动示范户、省级就业扶贫基地和宜君县扶贫就业基地。
周斌智喜欢钻研,还十分重视养殖方式创新。他把鸡舍前的槐树林用围栏围起来,让产蛋量高的罗曼鸡在里面自由活动。鸡在林中晒太阳、吃虫子、吃青草,从大自然中获得所需的青饲料和蛋白质。周斌智还在林子里装上音响,每天定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为了保证宇谷牌槐花鸡蛋的优良品质,他每年都要组织员工采摘槐花,烘干装袋,抽真空储藏,并将之作为饲料一年四季给鸡喂养。这些探索,使蛋鸡产蛋量高、食量少,具有比其他品种的鸡更强的抗病能力。
周斌智的养殖方式,打开了村民们的视野,让村民们有了新的生态养殖理念,学会了新的养殖方法。有的村民正在思量着用这样的养殖方法去养鹅养鸭……
看着养殖场里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土鸡和一篮又一篮土鸡蛋,周斌智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要带领更多的当地村民发家致富,让城里人知道,农村也是块投资热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晓芳)今年以来,镇坪县曙坪镇采取过硬举措,付出超常精力,采取“建台账、知任务、明责任、亮进度”的方法,奋力冲...
镇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