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鸿:服务“三农”守初心
本报记者 朱红卫 何城城
充实的提包、厚厚的日记,“集装”了20多年岁月的征途,诠释了他对工作、对群众的热爱。金融服务,是他一直行进的旅程;心系“三农”是他始终不忘的初心。他就是王益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杨立鸿。
“外乡人”成了联社的“活导航”
“我是个地道的农家娃,太明白致富对咱农民的重要性。要想致富就要有本钱,这就是我们信合要做的事!”这句话是杨立鸿三年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杨立鸿,男,今年47岁。2017年6月,这名在陕南成长起来的金融工作者第一次来到铜川。面对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他用了最笨的方法“跑”,来尽快熟悉辖区情况。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王益区26个行政村的情况很快就在他的“马不停蹄”下熟悉了起来。因为频繁往返于各个村子,他一度成为联社的“活导航”,联社其他同事下乡还需要他这个“外乡人”领路。
“我们辖区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的有11015户,授信5333户金额2.68亿元。”关于辖区农户的基本情况,杨立鸿了如指掌。为了畅通农户的贷款渠道,让大家在最短时间内领到贷款,他和联社其他班子成员多次商量,最终决定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选取每个村子德高望重的村民,和村委会共同组成评定小组,对所有农户上门了解情况,进行信用评级,公开公示信用等级和贷款额度,逐户发放信用贷款“明白卡”。农户凭信用“明白卡”,贷款只需在手机上或者用电话银行快捷操作,20分钟,申请的助农贷款就会发放到账,就像取存款一样方便。
据统计,三年来,王益联社累计投放涉农贷款9.32亿元,农业贷款投放量连续3年在全区金融机构排名第一;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1015户,已全部评级,授信5333户,金额2.68亿元。
工作狂人被单位同事称作“拼命杨”
自担任王益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以来,杨立鸿3年来都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加班加点一心扑在农村信合事业上。一家老小在安康老家,上有84岁高龄体弱多病老母亲、常年治病住院的岳父母,可他很少有时间能回家看看,就连与妻子和孩子吃上一顿团圆饭的机会都非常有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打消他工作的后顾之忧,他的妻子毅然辞掉单位正式工作,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杨立鸿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被单位的同事称为“拼命杨”。
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底,王益联社率先在铜川四家联社中为全员缴纳企业年金。为化解王益信合多年存在的股金风险遗留问题,他个人多次向家乡兄弟单位寻求帮助,2018年成功引进旬阳农商行战略投资2000万元,支持王益信合化解风险。作为信合交流的金融干部,他不仅为王益联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还凭着个人努力,为王益联社引进了战略投资,为王益信合改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推进消费扶贫新模式“带货”3亿元产品 省总工会召开消费扶贫供应商大会
陕西省总工会消费扶贫供应商大会现场,优质的扶贫农副产品展示。(记者翟小雪摄)■记者袁玥“不用再为订单发愁,同...
旬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旬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