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华商报 2020-01-03 01:06 大字

日前,在第四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调度评估中,安康市位列西部城市第二名。近年来,安康市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双基本”为目标,聚焦“补短板、调结构、求创新、提效能”关键问题,以创促建,改革创新,初步构建起符合安康实际、具有安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机制建立健全

新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

自获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安康以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县区创建文化先进县为载体,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6年,“汉剧兴市”创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命名;2018年,以西部第一的成绩获得第四批创建资格,中期调度评审位居西部第二,明年将迎接国家验收命名;全市有8个省级以上文化先进县,其中汉滨区、旬阳县连续蝉联国家级文化先进县称号,文化先进县创建达标率80%,位居全省第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康市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和市、县区政府“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

目前,汉江大剧院、安康美术馆、安康非遗馆、安康科技馆即将投用;新建安康体育馆、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安康阅读吧”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投用27个;汉水生态博物馆群建成开放18个,村史馆建成50个;市、县区图书馆和文化馆设置率100%,上等级率91。市图书馆改造提升和白河县图书馆迁建工程启动。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建成100%;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16个示范镇、32个示范村(社区)创建。改造提升广播电视发射台站10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9%,便民广播综合覆盖率96%,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精准对标提升效能

标准化服务扎实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后,安康市围绕文化场所“活动搞起来、资源活起来、服务优起来”的目标,精准对标提升效能。

为了让“活动搞起来、资源活起来”,文化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实现了“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常态化。以文艺精品创作奖为引领,繁荣艺术创作,精品文艺作品推陈出新。新创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汉调二黄大戏《半云榜》入选省级重点创作扶持剧目,脱贫攻坚长篇报告文学《绿满秦巴》出版发行,每年新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千余件,一批具有安康文化标识的文艺作品在中省获奖。

“服务优起来”则具体表现在推动标准落地。市、县(区)政府全部公布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定并实施了《安康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服务标准》,标准化服务扎实推进。在扫除服务盲区方面,安康市依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三个一”项目(每村、社区“组建一支文化社团、开展一项非遗传承、组织一台常态化文化活动”),着力提升“最后一公里”服务效能。

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评选为抓手,培育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面向全社会的“新民风讲习所”、面向贫困人群的“文化小康行动”、面向老年人的“艺养天年”、面向青少年的开笔启智“开笔礼”、面向农村妇女儿童的“公益文化春风行”、面向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版画艺术培训”、面向游客的“文化旅游驿站”等一批服务项目形成品牌效应;以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为载体,“我要上龙舟节”成为城乡群众的“梦想舞台”;以中心城市“文化大本营”工程为示范,形成了安康“百姓大舞台”“汉水文化大讲堂”“地方文化大展览”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项目。市图书馆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工作先进单位”。

在文旅融合方面,培育了石泉中坝“七十二坊”、岚皋巴山非遗小镇等一批文旅消费示范基地,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和镇坪腊肉制作技艺等非遗产业助脱贫效果显著。在全市探索公共文化设施景观化、机构导游化、活动旅游化融合发展。“文化安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全市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成投用;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加快推进,“地方史志”“陕南民歌”“汉调二黄”等一批数字文化资源项目陆续开放。

吸引社会参与共建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为了吸引社会参与共建,安康市制定实施《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基本建立,实施了公共演出、全民阅读、有线电视、汉江大剧院托管运营、基层服务人员等一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政府扶持、结对帮建,全市扶持培育各类文化社会组织1200余个,每年开展文化活动万余场次,服务群众300余万人次,形成了“班社活、群文兴”社会化格局。

为了激发创新活力,安康市积极探索,开展了“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推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启动了市级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市群艺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组建了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相关制度。务实推进县域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县区文化馆总馆、图书馆总馆各10个,建成文化馆分馆94个,图书馆分馆97个。开展“乡村文化理事会”改革试点,在32个村(社区)组建了乡村文化理事会,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末梢”变“前段”,探索镇村以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据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安康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发展不均衡、保障不达标、效能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将坚持“立足安康实际、硬件保底达标、软件争创优秀、打造富有安康特色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样板”创建思路,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经费投入倾力而为、示范创新尽力而为”创建措施,围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突出“补短板、调结构、求创新、提效能”四大重点,完成规定指标,打造示范样板,力争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命名。华商报记者 王培民 摄

新闻推荐

“要把贫困村当成自己的家” 记旬阳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金元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官贤

正在做调研记录的杨官贤(左二)□来昌荣雷文姣金元村听起来像个“很有钱”的村子,然而翻山越岭抵达村子时,才知道这是一个深度...

旬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