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里的警民情

汉江晨刊 2018-11-27 10:00 大字

前段时间,旬阳铜钱关镇区域敬老院的江院长发起了愁:院里又来了3位在外地流浪期间被救助站送来的老人,虽然是本辖区土生土长的人,但因流浪在外多年靠着给别人干活混口饭吃,现在已经没有了户口,导致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无法到账领取,眼看到了年底,老人们的吃穿、医疗都还是问题。无奈之下,江院长向到院开展例行安全检查的派出所民警诉起了苦。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江院长无意中的诉苦之举却引来了铜钱关派出所领导的重视,该所所长立即带领民警展开了核查工作,但经过档案查找和走访打听,这几位老人都有了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的外出流浪轨迹,最早的一位老人有户口的情况已经能够追溯到大集体时代,也就是“黑户”情况已经长达40年之久,这给仅仅全面接管户籍管理业务20年的公安机关出了一道难题,如何确定老人的身份?在户籍业务使用电脑管理之前这些老人外出流浪期间有没有迁移户口?能不能找到老人们的生活轨迹资料等问题都成了影响补录户口工作的拦路虎。

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能否恢复户口信息直接影响到了几位老人的正常生活。在困难面前,民警们没有退缩,一方面积极向以前老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求证打听,另一方面针对老人们的生活轨迹深入辖区,沿着最早收留过他们的群众家中一家一家进行查找资料。经过努力,3位老人的生活轨迹最终被确定,而负责查找档案的民警也在以前收留过老人的群众家中和老村组干部那里查找到了一些档案资料:1985年的户口迁移证、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的村敬老院花名册等已经泛黄的资料成了证实老人身份的书面证据。在民警们先后4次到敬老院了解、辗转7个村组的查询走访下,3位老人的户口补录工作有了转机。

3位老人身份得到确认后,派出所又请求户政大厅在审核的同时给予这几位老人开通绿色通道从快审批,得到了大厅领导的支持。最终,在不到15个工作日的时间里,公安机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接手查找、走访调查、确认身份轨迹、上报审批等环节,几位老人也终于拿到了身份证和户口本等证件资料,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

□ 通讯员 唐仁晶

新闻推荐

旬阳再掀打击“五霸”新高潮

今年以来,旬阳公安局牢固树立服务和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以“三大攻坚战”为抓手,持续加大对“五霸”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