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在心里 ——旬阳县城关镇以乡村振兴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安康日报 2018-07-16 09:45 大字

[摘要]——旬阳县城关镇以乡村振兴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记者 吴昌勇 实习记者 黄慧慧 通讯员 沈 娜

今年春天,看似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却让60多岁的退伍军人王世会心里倍感暖和。在他托人将“我想知道哪儿卖拐杖?”的微心愿贴在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社区的“心愿墙”几天后,社区志愿服务队队员李家勇不仅为他购买了拐杖,而且送到家分文不取。

和王世会一样幸运的,还有社区退休干部赵攀贵。“谁能教我包素饺子?”他的这个微心愿很快也得到实现,党家坝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员赵忠珍买了食材,现场手把手教他,让赵攀贵在久违的“饺子香”中尝出了人情味。

这一切皆来源于旬阳县城关镇党家坝社区以“五联五共”为载体,深化“同心圆”党建模式,形成“区域化抓党建、网格化抓管理、组团化抓服务”的全新工作格局,让社区党员将“家”安在心里,时时处处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体贴。

居民可以托付的“家”

在党家坝社区,支部委员王英有另外一个称呼:“王妈妈”。

“王妈妈”每天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工作,下午四点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放学后,她会站在小区门口将他们从老师的手上接过来,有时她还亲自去学校接。

四点半是孩子放学的时间,四点半也是她为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党家坝社区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小屋被称作“四点半课堂”,孩子们之所以从一个课堂放学,又走进另一个课堂,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还没下班,为了让他们工作不受干扰,孩子先由社区志愿者和聘请的兼职老师进行分类指导,等到6点钟父母下班后直接来这里接走。

据王英说,最多的时候,这里有100多名孩子坐进“四点半课堂”。从去年10月份至今,共有四五千孩子进出这个小课堂。如今,这里成为很多孩子的第二个“家”。

社区不大,能量不小。和“四点半课堂”一道被社区居民时常念叨的,还有“心愿墙”、“时间银行”、“玫瑰俱乐部”等等,一个个具有温度的社区党建载体,可以解决社区居民方方面面的诉求。(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周小平调研双河镇伏头村民宿产业

本刊讯(古在文)6月19日,县政协主席周小平带领县政协有关委室负责人深入双河镇,调研伏头村民宿产业。双河镇党委、政府有...

旬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旬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