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业实现群众增收梦 旬阳以“525”工程促进群众富裕纪实

陕西日报 2018-02-26 06:46 大字

本报记者马黎通讯员张兆群

初春时节,位于旬阳县神河镇金河口社区的国桦就业基地里,大棚香菇长势喜人,50多名当地妇女正忙着采摘香菇,个个脸上挂满笑容。该基地是旬阳县人社局帮扶创立的,已吸纳136名当地群众就业。

群众要实现富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技能的培训,更离不开具体的工作。近年来,旬阳县人社部门大力实施就业“525”工程,即开展就业基地转移一批、技能培训赋能一批、三岗融合安置一批、大众创业带动一批、扶持产业吸纳一批的“五个一”工作,推进100个就业基地、1000名创业能人、带动就业30000人以上的“百千万”工程和围绕“产业+X”扶持100家产业龙头企业、培育1000名产业带头人的“扶产业助就业”工程,做到逐人施策规划到位、企业用工对接到位、全程服务跟踪到位、资金支撑保障到位、按月督查落实到位,确保就业一人、带动一片。

劳务输出让致富更有渠道

“月工资4000元!”今年36岁的仙河镇竹园河村群众武绍刚,从山西省河津市给家人和帮扶干部传来了喜讯。据帮扶干部介绍,武绍刚2017年3月通过劳务输出,到山西省河津市海华名园从事模工工作。

双河镇贫困群众杜龙斌,通过县人社部门组织的手足修复师培训后,定点输出到陕西远元集团湖北分公司就业。经过半年的时间,现已是武汉片区经理,月收入过万元。“一技在身,能够成就大事业!”说起杜龙斌,父亲杜永明一脸的兴奋和自豪。

劳务输出是旬阳县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借助已培育成熟的“旬阳建工”劳务品牌,该县依托在外创业协会和能人带动,运用劳务补贴和贫困劳动力交通补助等激励措施,在外出务工人员聚集的北京、河北、山西、河南、新疆、甘肃等地建立了9个劳务输出基地;与在外旬阳籍企业进行劳务协作,在西安举办旬阳县特色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项目推介招商签约会,现场签约项目26个;与西安旬阳商会、延长集团橡胶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定向输出协议4个,目前已组织转移就业1854人。

公益岗位让脱贫有了“好饭碗”

刘贞平是吕河镇秦家塔村的贫困户,夫妻俩和70多岁的老母亲都体弱多病,生活艰难。旬阳县人社部门采取了公益特岗扶贫措施,让他担任村级公路清洁员。“就业扶贫给了我一个‘好饭碗\’,以前做梦也想不到。”刘贞平说,每月600元的工资让家里多了一份保障。

旬阳县探索出的“公益岗+公益专岗+公益特设岗”三保险的就业保障模式,将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和财政拨款的社会组织编制外新增或退出补充的服务性、辅助性公益专岗,因人设岗开发出包括农村环卫、水利设施看护、公益林管护、公路维护等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彻底消除“零就业家庭”中的贫困劳动力。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公益岗已安置847名贫困劳动力,在60个当年脱贫村开发了231个特设公益岗和61个公益专岗,专门用于特困劳动力的工作安置,受到贫困群众的普遍欢迎。

“保姆式”服务让就业更有底气

旬阳县仁河镇桥上村一组村民洪列芳是幸运的。2017年4月底她返乡创业,得到了当地社保站就业窗口工作人员“保姆式”的服务,短短3个月后,她的玉泉服饰公司便走上正轨,实现赢利,员工人数增至32人。

同样,旬阳县双河镇贫困群众王盛奎,在创业关键阶段遇到资金周转不足难题时,在人社部门申请到了50万元无息创业担保贷款,目前已发展花卉10亩、野鸡2000多只,年收益达150万元左右,吸纳当地2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就业需求在哪儿,服务就延伸到哪儿。2017年,旬阳县举办“就业援助月”等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实现就业1000余人。今年又开启苏陕就业扶贫协作模式,定于3月1日在旬阳人力资源市场举办苏陕协作就业***专场招聘会,目前已征集百余家单位2万余个就业岗位,并在全县21个镇设立分会场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三送”活动。同时,旬阳县在“旬阳智慧人社”微信平台开通“微就业”通道,在人力资源网开设求职招聘专栏,劳务就业招聘工作做到日常招聘天天有;在21个镇设置了就业宣传栏,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站,为有意愿的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职业介绍,并同步做好办理就业失业证、签订劳务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劳动维权讨薪4个节点的“保姆式”代办服务;在各村共配备了305名村级就业服务信息员,专门负责就业创业宣传、信息采集和就业服务等工作。

新闻推荐

新区审判庭集中兑付218万元执行款

“我们是从外地来铜川打工的,工资要不到,没法回家过年啊。多亏了新区审判庭的法官干警们,他们不顾天寒地冻,不分昼夜,只用了十来天时间就为我们要到了工资,这下就能回家过年了。叫我们咋感谢你们啊……...

旬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旬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