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话说 石泉蚕丝:小康路上有“丝路”

陕西科技报 2021-03-26 09:34 大字

提起秦巴小城石泉县,总是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石泉蚕丝。

秦汉时期,在绵延万余里的古丝绸之路上,商贾往来,贸易繁荣,石泉蚕丝作为重要的丝绸外贸商品,闻名天下。1984年,石泉县池河镇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就此揭开了两千多年来,石泉人开辟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石泉蚕丝久负盛名,与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分不开。作为山水之城,石泉境内重峦叠嶂,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同时,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石泉,形成“两山夹一川”之势。独特的自然地理造就了石泉别样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度舒适,非常适宜种桑养蚕。

除了盛产上好的 生 丝外,石泉蚕丝名扬古今更是源于传统工艺的支撑。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石泉制丝人经过传承和积累,在制作工艺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从混茧、剥茧、选茧,到缫丝、复摇、整理等近20道工序的技艺流程。出产的生丝色泽均匀,多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呈现“细、圆、匀、净、柔、韧”等特性。

2018年,石泉蚕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式以法律形式对石泉蚕丝生产及制作工艺实施保护,进一步加快了石泉蚕桑丝绸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增长。

近年来,石泉县紧抓“东桑西移”历史机遇,采取多种措施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开辟了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织绸、制衣等副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目前石泉桑园面积7.3万亩,全县22%农户从事养蚕,养蚕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万张以上,蚕丝企业年产白厂丝630吨、真丝捻丝600吨、丝织家纺用品20多万套,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16亿元,极大地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石泉县也因此成为西北地区蚕桑生产第一大县,被冠以“中国蚕桑之乡”等美誉。

“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为石泉蚕丝走出国门,走进更大的国际市场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中欧双方更高水平的保护,为石泉蚕丝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激发产业潜在动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石泉县蚕种场场长秦有华告诉记者,名列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使石泉蚕丝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不仅可以扩大产品出口量,同时也促进地方加强对地理标志产业的监管和保护,推动全产业聚集发展,呈现出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老百姓的小康生活更和美、更幸福。 (黄 敏)

新闻推荐

石泉迎丰九年制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本报讯(叶帆张磊记者赵勇陈逶)3月11日,安康市石泉县迎丰九年制学校开展了“植绿爱绿护绿·争做绿色使者”劳动实践主题...

石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