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法理情 再次解心结

西部法制报 2020-09-12 00:50 大字

本报记者陈洪钧通讯员姜凯涛

近日,安康市石泉县法院饶峰法庭成功调解一起遗产分割纠纷案件,并当庭兑现。该案中,法官巧用法理情,再次成功解决这个家庭的纠纷,得到了当事人双方的一致称赞。

4月24日,石泉县云雾山镇板桥村妇女赵某在宁石高速公路某工程工地附近行走时,不幸被工地施工车辆碰撞,当场身亡。事故发生后,饶峰法庭第一时间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一道,邀请赵某家属和施工方协调赵某死亡赔偿事宜。通过法官现场分析案情,宣讲法律,提出了数条有操作性的调解方案供双方选择。最终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死者家属与施工方和肇事司机按照法官提出来的赔偿方案,就该事故达成了调解协议。

然而,就在解决完赵某死亡赔偿纠纷后不久,新的纠纷又再次出现,这一次是在亲属之间。原来,赵某生前在银行有存款13万元,密码只有赵某知道。赵某丈夫王某在料理完后事后,去银行办理取款手续,被告知需要赵某所有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一致同意后方能取款。

原本这不是什么难事,王某与女儿王某某以及赵某的父母此前已将该存款分配达成协议,但赵某在与王某结婚前还曾有过一段婚姻,并生有一个儿子张某,要取出存款,还要征得张某的同意并确保其继承权益。

由于早年父母离异,张某与赵某及其家人的联系甚少,关系并不密切,在王某找到张某希望其配合取出赵某的存款后,被张某拒绝。无奈之下,王某与女儿王某某、赵某的父母一道,再次来到了饶峰法庭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赵某生前存款进行划分。

承办法官接到诉状后,考虑到赵某家属的悲痛心情,被告张某和外婆外公的亲情,第一时间联系张某,为了方便双方应诉,在县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向双方详细解释了有关遗产的法律分配问题,告知这笔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扣除掉丈夫王某应得的一半数额后,剩下的数额则由王某及其女儿王某某,赵某的父母以及赵某的第一个儿子张某平均分配。通过法官认真宣讲法律政策,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张某分得了该笔存款中属于自己的份额,赵某的父母自愿放弃该笔存款的遗产分配,剩余存款由王某及其女儿王某某共同所有。

在法官的动员下,王某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向张某支付了标的款,得到了张某同意王某在银行取款的授权,使得该笔存款被合法取出。

“感谢法官,帮我们家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也让我们避免了亲人变成仇人。”在顺利办理了赵某生前存款的取款手续后,王某专程来到饶峰法庭,表示对法官的感谢。

新闻推荐

英勇救人的老人获颁正能量特别奖证书及万元奖金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本报安康讯(记者吴琛)8月4日下午,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委托,三秦都市报记者前往石泉县池河镇双红村村委会,代表阿里巴巴天天...

石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