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携手干劲足

安康日报 2019-04-03 01:54 大字

“看我流转的这片黄土地,壮观吧!20亩,如果水源解决,管护好的话,收入八九万没问题。”在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15组的半山坡上,贫困户谭国兴回望着身后新垦的土地,显得异常兴奋。

4月1日一清早,谭国兴和妻子就已经从山上背了两趟竹竿下来,屋里刨开裁短的竹竿是做紫皮长茄插杆用的,一共近2万根。见村干部将集中培育下发的紫皮长茄幼苗送到地头,他们急忙在地里忙活起来,将一棵棵幼苗栽进土窝。

2017年,44岁的谭国兴因为没有安全住房、没有稳定收入,又患有严重的胃病,他家成了丝银坝村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让他家享受了移民搬迁和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相关政策。

“他那时候大年初一都在吃药,扶贫政策确实帮了我们大忙。政策这么好,自己再不勤快,说不过去!”谭国兴的妻子杜昌翠常常感慨。

那些年,谭国兴在县城做零工,每月收入两三千元,但因为他常年吃药,家里入不敷出。直到2018年,孩子上了幼儿园,勉强脱开手的杜昌翠不愿意一直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他和丈夫找到村干部了解产业信息和政策,筹划依靠产业让一家人摆脱贫困。

村主任邓国友既是村干部,又是村里产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他动员谭国兴夫妇俩种植紫皮长茄。“这项产业投入成本不高、技术容易掌握、销路有保障、短期见效快。” 邓国友的介绍让夫妇俩动了心思,从其他村民手里流转出撂荒的坡地近20亩,着手开始清表、开挖、深耕……

“下雨、天晴我们都在地里做,她也不嫌累。天晴,平整土地,起垄打窝;下雨,上山砍竹子,做插杆。”“他心细,别人掏行点种,他非要打窝,别人拉绳子扶苗,他坚持自己砍插杆。活做细点好,心里踏实!”夫妻俩回顾起两三个月的辛勤劳作,互相称赞着对方。

据悉,城关镇自今年春节前就利用落实县上“一补两送一议”政策之机,规划好全镇千亩紫皮长茄的栽种地块,动员村民尽早备战春耕生产。利用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大量需求紫皮长茄的大好时机,调整产业结构,从种植玉米、红薯的老传统转到种植紫皮长茄、萝卜等订单蔬菜上来,实现了短期增收、脱贫致富。

通讯员 李思纯

新闻推荐

三秦都市报全省通讯员红色教育主题活动30日启动

“三秦都市报融媒体平台建设研讨班和2018年度优秀新闻采写实训基地及优秀通讯员表彰会暨全省通讯员石泉中坝作坊小镇·井...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