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 家乡的桥

陕西日报 2018-12-13 06:48 大字

本报记者成全勃

每次回家乡石泉县池河镇看望年近九旬的父亲,陈国清总要抽空去河边眺望那座坚固的三拱水泥桥。透过缕缕升腾的炊烟和桥面上来来往往的车流和人流,昔日那座摇摇晃晃的“棒棒桥”仿佛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12月8日,记者见到陈国清时,他已经从单位退休,但追忆往事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

“清悠悠的池河水绕过池河镇20公里后流入汉江,池河两岸尽是碧绿的草丛,也生长着比水桶还粗的麻柳树,清风徐来,风景如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曾经,池河为乡亲们吃水用水提供了保障,但也给乡亲们出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便。”

三四十年前的场景像过电影一样在陈国清的脑海中回放,他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之中。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池河上的桥很少,有时候要沿着河岸走很远才能找到一座小小的‘棒棒桥’。池河河面约二三百米宽,河中间最深的地方有三四米。在浅水处用大石头当桥墩,深水处则用粗木桩当桥墩,把树干用粗藤条捆成木排头尾相连当桥面,就是一座当地人口中的‘棒棒桥’。人走在桥上像荡秋千一样,每走一步桥面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令人心惊胆战。小孩子过桥都得趴在桥面爬过去。五艾村、踊跃村、河心村、龙田村4个村的孩子要到镇上上学,村民要到河对岸种地,去镇上赶集、卖菜、交公粮,每年都有小孩、老人因过桥不慎掉入水中溺亡的不幸事件发生。”陈国清回忆说,到了汛期,池河水位猛涨,“棒棒桥”常被大水冲毁。河心村群众张健才见人们过河难,于是造了一条小木船,专门在河边从事摆渡生意,渡一个人收0.1元。一次天降暴雨,渡船上坐的人太多,船到河心突然翻了,幸亏当时有许多村民正在河岸边冒雨加高防汛河堤,见状纷纷下河救人,但不幸的是有一名妇女因救治不及时而失去了性命。

“池河两岸的人大多会游泳,我也不例外,很小就跟着大人下河玩水、逮鱼虾,从不畏水。我当时是下乡知青,被抽调到五艾村参加修筑水库大会战。一次,天气炎热,早上过桥时桥还好好的,下午收工时池河涨水,‘棒棒桥’不见了。十多名血气方刚的知青二话没说就游到了对岸,我因为拉运土石一整天,又累又饿,加上个子小、体力弱,刚游到河中间就被洪水卷走。游过岸的知青们见状纷纷沿河岸边跑边喊,让我莫慌张,顺着水流游。我顺着水流漂游了1000多米后顺势抓住一根麻柳树枝,这才爬上岸。从此,我对河水有些怵了。有时坐在河边痴痴地想,这里要有一座大桥该多好。”陈国清绘声绘色地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五艾村等4个村出资,在池河上架起了一座宽1米、长300多米的木板桥,人走在上面比走在“棒棒桥”上稳当得多。但每年汛期一遇洪水桥就会被冲走,洪水退了村民们又搭起新的木板桥,反反复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五艾村在外做生意的姚新华回到家乡,投入近10万元修起了一座水泥板桥,由8个水泥墩和一些2米宽的水泥板组成,桥上可以走自行车、过摩托车了,过往行人无不眉开眼笑。

“党的富民政策如强劲的春风吹到山里。农业税取消了,种地还给补贴,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五艾村、河心村等村连片种植近千亩大棚蔬菜,发展莲藕、玫瑰花等观光农业,建起了绿色养鸡场养猪场,开办了农家乐,家乡发生了巨变。同时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大力兴修水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2008年,县上交通部门投入几百万元在池河上修起了一座桥拱长600多米、钢筋铁骨的水泥桥,两侧还安装有灯带,每当夜幕降临时,灯带就发出明亮的光来。”陈国清兴奋地说,水泥桥建成那天,池河镇在桥头举行了庆祝仪式,就像过年一样的喜庆热闹,附近农民自发地舞龙、舞狮、划旱船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在乡亲们开心的欢笑声中,两辆小汽车和两辆大卡车披红戴花通过大桥,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附近村民过河难的历史。现场一位六旬老人牵着一头耕牛高兴地走过桥面,边走边说:“这桥好,结实,走在上面连颤都不颤一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新闻推荐

安康市编委办连续4年被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单位

本报讯(通讯员王岩松)近年来,市编委办持续不断加大对石泉县兴隆村的帮扶力度,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单位。该办...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