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老人》:文化养老新探索
八十六岁的陈兴志老人正在看新出版的《石泉老人》。本报记者喜顺摄
本报记者喜顺通讯员李思纯
“可别小看我们这薄薄的一本刊物,它让全县很多老人找到了精神寄托,它是社区文化养老的一个重要载体。”10月30日,满头白发的陈兴志手拿一本《石泉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陈兴志今年86岁,1993年从城关镇政府退休,能写会算。2006年,他在自己所居住的石泉县城关镇向阳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学习小组,从此,18个志趣相投的老年朋友常常聚在一起学习,还走巷串户协调邻里之间的关系。日子久了,陈兴志在当地也小有名气,顺理成章地成了石泉县城市社区老人中的“领头雁”,更成了许多老年朋友的知心人。
10月30日上午,在石泉县城关镇北街社区老年协会的办公区,60岁的戴新成告诉记者,2006年,陈兴志看到许多退休后的老人闲在家中无所事事,还常常和子女怄气,或者不言不语独自生闷气,他很是着急,便牵头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老年组织,希望丰富老年人退休后的日常生活。2007年,该组织更名为向阳社区老年协会,会员增加到60余人,他们都是退休干部职工。为了帮助老年人寻找生活乐趣,在开展活动之余,陈兴志鼓励老人拿起手中的笔写一些心得体会和回忆文章,并为他们打印成册,方便在开展活动时朗读。2008年末,写作的老人越来越多,稿件也越积越厚,陈兴志萌生了替老人们办个刊物的想法。
“办刊物并不容易。没有经费,他就靠着个人关系跟别人借;缺少人手,他就动员同住一个社区的施群、李为民老人一起动手;没有办公室、办公桌,他就趴在膝盖上修改稿件……”64岁的曹祥海说,2009年8月,在陈兴志等人的努力下,《向阳老人》终于诞生了。慢慢地,投稿的人由最开始的几人,发展到十几人,《向阳老人》成为许多退休干部职工的精神乐园。随着老年协会、老年文体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壮大,《向阳老人》从不定期出版变为定期出版的季刊,投稿人数越来越多,印刷数量也由最初的几百本增加到现在的1000本。2017年,考虑到读者群的扩大,陈兴志决定将《向阳老人》更名为《石泉老人》。
今年90岁的丁荣永,8年前就开始给这本刊物投稿。从自己的时代回忆、养生方法、学习心得,到社区的好人好事,他用文字向老年朋友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传递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如今,丁荣永仍在坚持给《石泉老人》投稿。加入刊物编委会7年多的施群老人已是82岁高龄,他依然坚持参加老年协会的各种活动,对办刊提出建议,参与稿件校对……这本小小的刊物承载着老人们退休后的精神寄托。
75岁的黄兆莲说起2009年第一次给该刊物投稿的事,依然心存感激。因为她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的不幸遭遇,多年来,她身陷悲伤情绪无法自拔。当无意间看到《向阳老人》的创刊号,她便尝试着将心中对儿子的思念写成文字投给了陈兴志。令她没想到的是,她不仅得到了编辑的鼓励,还收到了许多老年朋友的问候和关怀。在坚持写作和投稿之后,黄兆莲渐渐地从悲伤情绪中走了出来,还成了刊物编委会的成员。“这本小小的刊物使我收获了情感上的认同和文笔的肯定,让我觉得找到了娘家。”黄兆莲说。
“从《向阳老人》到现在的《石泉老人》,这本刊物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编辑出版34期,刊登各类文章1800多篇,其中70%出自60岁以上老人之手。施群、吴俭贵、阮太国、李才林、谢书珍、李为民、姚敬民、郭元恒、曹祥海、戴新成……他们都是老有所为的人,为《石泉老人》注入正能量。”说起身边这群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为这本刊物所作的努力和贡献,陈兴志心怀感激。
近年来,为促进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石泉县城关镇34个村(社区),不断提升功能化服务,养老服务也从居家养老变为以开办老年大学、组织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开展读书和写作活动为主的文化养老。很多以前痴迷于麻将桌的老人,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或徜徉于写作中,圆青年时代的作家梦,或将目光投向老年大学的声乐班、朗诵班、书法班、舞蹈班。陈兴志在组织办刊之余,还借助体育健身、老年志愿服务、庆祝传统节日、表彰先进等各种活动不遗余力地全方位推动文化养老,充实老年精神生活。
“文化养老,老人们不能只当观众。我们作为老年协会组织,有责任让协会的老人都‘动’起来,参与到文体活动之中,动脑动手,活跃身心。我们做的不是小事情,我们是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态度!”陈兴志乐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建立及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吸引了一批批人才的涌入和回流。真心用,搭建干事平台2018年4月,安康市与清华大学研究生...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