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 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

陕西日报 2018-08-21 07:22 大字

本报记者 喜顺 通讯员 张军 李思纯

“我们村危房改造19户,现已全部完工,16户已经搬进去了,只有程传富、程传华、王正学3户还没搬进去……”8月7日下午,石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陈孝会前脚刚踏进办公室,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冯家兵后脚就跟进来说起了村上脱贫攻坚的事情。

忙,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也是陈孝会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通常,陈孝会一大早在办公室里批复文件的时候,就会陆续有人进来说些组织建设、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事情,等着他逐一答复。经济发展的事情肯定得一一顾及,但陈孝会忙的事情还不止这些。作为有着近10万人的城关镇的“当家的”,落实群众意见建议、投诉举报、利益诉求民情“三本账”制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陈孝会必须要做的事情。

8月8日,因为事先约好一户群众9时面谈,陈孝会一大早便马不停蹄地赶往7公里以外的珍珠河村,处理从石泉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到城关镇纪委,并记入民情“三本账”的群众反映问题。

约好的群众名叫侯全术,家住珍珠河村三组。陈孝会下车走了十多分钟山路到了侯全术家,却看到屋门紧锁着。邻居说侯全术在山下稻田拔草,陈孝会便绕过山梁来到稻田边。

侯全术是低保户,2017年年底,村上为他申请了移民安置房,他预交了2500元自筹款,后来也领取了县扶贫开发局兑现的3万元补助款。拿到补助款后,侯全术却反悔了,既不接受移民安置,也不愿意退补助款。

“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商量解决房屋的事情。集体安置肯定好,但你要是不愿意搬,也应该说说现在住的房子要怎么修,要不然住着不安全。”陈孝会蹲在稻田边真诚又耐心地跟侯全术沟通。但执拗的侯全术一直低头拔草,全然听不进去劝说。

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说,但事情没有进展,陈孝会只能先离开。10时许,陈孝会又来到贫困户李祥明家,看他家危房改造的进展情况。

82岁的李祥明和他73岁的老伴儿陈维喜都有肢体残疾。在今年5月的精准信息入户核查中,驻村工作队发现李祥明家的房子一角紧靠山崖,长期存在渗水漏水的情况,不仅屋内阴暗潮湿,而且可能出现地基不稳的情况。经现场开会研判,驻村工作队认定李祥明家的房屋符合危房改造C级标准,随即给两位老人申办了2万元的危房改造款。

“老人行动不便,有些地方照看不过来,你们干活儿时心要细,要保证质量,活儿做完后要记得帮老人把垃圾清理干净……”看着工人正在对李祥明家的房屋进行修缮加固,陈孝会不断叮嘱要注意细节。陈维喜拄着拐杖在屋子周围慢慢地转着、看着,脸上有着掩不住的喜悦。

从李祥明家出来,陈孝会蹚过齐膝的河道,抄近路匆匆下山。河中水流湍急,水下的踏脚石上布满青苔。他嘱咐同行的驻村干部,最迟明年一定要想办法在这里修通一条路,方便群众出行。

回到单位食堂简单吃了饭,陈孝会又接待了两拨来谈危房改造进度的村干部。

13时40分,陈孝会接到电话,再次驱车前往珍珠河村,处理二组村民王明刚提出的瓜子沟10亩林地确权一事。因为多年前的林权证上没有标明确切四界,王明刚与陈益平两家关于各自林地边界的争执长达半年之久。

17时,10亩林地测量完毕。回到珍珠河村村委会,王明刚与陈益平两家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双方虽然嘴上依然铆着劲儿,但脸上的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

回办公室的路上,陈孝会接到雷兴村党支部书记马传路的电话,说自打给贫困户唐国财安排了一个在公路沿线从事保洁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后,他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陈孝会听了很是开心。

新闻推荐

老赖被纳入失信黑名单 着急谈生意无法买机票

“法官你好,我现在在珠海,刚才买机票,工作人员说我已被纳入失信黑名单不能买。有啥办法能马上给我取消失信黑名单?我急着要赶...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