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变出农民新生活

经济特刊 2018-08-20 09:02 大字

清晨时分,石泉县中池镇城镇社区的田野里一片繁忙。51岁的罗发金早早来到社区苗木花卉产业园,开始除草施肥。

“贫困户也能当股东,我以自家土地入股,还在合作社务工,去年收入3万多,不仅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日子也红火起来!”罗发金激动地说。他家的变化,得益于该镇大力推行的“三变”改革。

城镇社区为中池镇政府所在地,社区有620户1533人,2017年经过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动态调整后还有贫困户52户132人,罗发金家就是其中之一。

“前几年,政府一直帮扶我们,发鸡苗发猪仔,给产业奖补金,还通过移民搬迁政策让我们住上楼房。”罗发金告诉笔者。心怀感激的同时,罗发金也明白,虽然现在脱了贫,但母亲身体残疾,自己没办法出去打工,加之搬迁“上了楼”,原来的一些农业生产没法搞了,家庭收入不能保证,一旦停止帮扶,自己家很可能再度返贫。

罗发金的担心,同样是中池镇党委、政府在思考的问题。

“要确保贫困户脱贫不再返贫,必须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让他们稳定增收。”镇党委书记吴小普说,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长期”与“短期”并举,注重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产业,努力实现乡村靓、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017年以来,中池镇把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积极落实“支部+X+贫困户”模式,充分运用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X”因素,让农村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作为中池镇“领头羊”,城镇社区自然担当起“三变”改革的先行者。社区地处集镇周边,交通便利,发展苗木花卉在社区“三委”和驻社区工作队看来,既能吸引游客旅游观光,又能促成产业规模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一项前景非常好的产业。遂在2017年底注册成立城镇社区南湾土地流转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公平”原则,探索推行“三变三换”模式,即以土地换租金、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以土地换股份、让农民变成合作社股东,以土地换经营权,让农户变成经营大户。

“贫困户不但用土地换取了租金,还可以到苗木花卉产业园区务工增收。”城镇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尚典说,“我们与绿通公司签订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的合同,积极引导贫困户到园区打工,目前已有20多个贫困户到园区务工,这一项能带动贫困户年增收5000余元。”

据了解,合作社以500元每亩的租金先后流转土地100多亩,成功吸引石泉县绿通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到社区投资,发展苗木花卉、种植果树100多亩。社区支持鼓励群众开展土地流转和入股,使土地资源转化为农民股权和股金,让农民在收取租金和参与企业分红中实现股权收益,同时,也有农民用土地换取经营权,当绿通公司将产业培育成熟后,再将经营权转卖给他们,从传统农民转变成为产业大户,这也激活了产业发展,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在中池镇,有近百位村民像罗发金一样,拥有“股东”和“工人”双重身份。作为股东的罗发金不但参与合作社经营发展,还能在苗木花卉产业园里务工,出一天工能挣100元。“现在主要是施肥、除草这些活儿,没有我以前种地累,但比我以前收入高得多!”罗发金高兴地说,再也不用担心返贫了,跟着“三变”改革的步伐,用勤劳的双手奋斗出美好新生活。

通讯员孟少猛

新闻推荐

石泉12座农村水电站生态基流保障实现在线监测

阳光讯(记者向博通讯员周传水)8月14日,记者从石泉县河长制办公室获悉,该县实施的“智慧河长”监管平台又出新招--对县境内12...

石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