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风劲吹安康城乡

汉江晨刊 2018-08-07 01:01 大字

群众的“事”,群众来“评”。 诚是立身之本。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2017年4月,安康市委以“1号文件”印发了《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的新民风建设要求,在全市掀起新民风建设热潮。

一年多来,以“诚、孝、俭、勤、和”为内涵的新民风如汩汩清流,浸润着300万安康儿女的精神家园,也改变着百姓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一个个感人故事,生动诠释着新民风的深刻内涵,完美地完成了“一年初见效”的目标。

诚:与其玩“心跳”不如老老实实经营

■ 通讯员 王丹

石泉县中池镇有家五金百货店,店主谭洪才从农村长大,深知农民挣钱不容易,如果买的东西质量有问题,就等于几天的辛苦白费了。因此,谭洪才坚守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他说:玩“心跳”投机倒把去赚农民黑心钱良心“黑”了。

有一年,一张姓供销员向尤国平供了一批农药,尤国平发现瓶外的标签不是很清楚,无法准确辨别产品生产厂家,便问:“是不是这批产品的质量有问题?”供货商说:“产品质量没问题,只是标签印刷不太好,卖的时候叫农户把用量加大就行了”。尤国平听后就说:“加大施药量就行!分明你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这不就是变相损害顾客的利益吗?我不要这批货,以后我们也别再合作了。”说完,尤国平气愤地拨打了报警电话。

尤国平的口碑就这样树了起来!现在不仅中池群众喜欢买他的百货,有时连迎丰、池河群众都来他这采购。

2017年4月,社区三组陈和林来尤国平百货店买了60米电线,总共80元,因为当时是在信用社取得崭新的20元一张的现金,有两张粘到一起,尤国平就说:“你多给了两张,我这只要80块,多的给你。”

诚信是一种美德,“作为千万个个体工商户之一,我们要力所能及地践行诚信经营,树立社会正能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民风贡献自己的力量。”谭洪才说。

孝:姚大进背母就医20载

■ 通讯员 傅光华

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今年62岁的姚大进,是白河县双丰镇人,家有7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家中只有他老两口,两个孙女,还有一个老母亲。

姚大进的母亲83岁,20年前患上肺病,先是咳嗽、体弱,走不了路。到村卫生室诊治,还经常复发。那时,姚大进先是把医生请到家里诊疗、打针,姚大进住在女儿寨下边一里路的山上,从他家到村卫生室有十多里山路。村医来一趟得半天时间。后来,医生因卫生室病人多,忙不过来,姚大进就只好把母亲背下山,到卫生室看病、打针。

2012年,姚大进搬进了双丰镇社区,他不用上山下山的背母亲看病了,但母亲的病还是没有痊愈。为了给母亲治病,姚大进先是背母亲到乡医院诊治,但效果不佳。乡医院叫他转院,他又先后带母亲到县医院住院治疗两次。2014年,母亲病情加重,姚大进又把母亲送到安康市大一点医院,请专家诊治。在安康出院回家后,母亲又在门口跌了一跤,跌伤了胯骨,自此,母亲不但再也站不起来,而且每年旧病复发,都要住院一两次。去年,又到白河住院10多天,今年还经常肚子胀,全身疼痛,时不时还要背母亲到社区医院看病。20多年来,姚大进虽说没能把母亲的病治好,但他背着母亲往返于家庭和医院之间,却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月21日,双丰镇天顺社区“道德评议委员会”一致同意,评姚大进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并对他孝老爱亲的行为表示敬佩。有人说:“你也这把年纪了,还要你背老的、送小的,也难为你了。”他说:“我还能动,孝老爱小更是我应该做的。”

聚焦社会管理

"创新杯"征文大赛

安康日报·汉滨区老城办事处 合办

晨刊热线

3268532 3268531

俭:卸下群众人情“包袱”

■ 通讯员 朱烁旭

6月中旬,紫阳县洄水镇举行了“喜迁新居感党恩 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主题的搬迁户集体乔迁仪式,44名搬迁户签订了不办“搬家酒”的承诺书。这是该县2018年举办的首场乔迁礼。

去年以来,该县在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工作中,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八种红白事新办简办,明确结婚、丧葬、乔迁、开业、升学、祝寿、满月、参军等新办简办流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治大操大办专项行动,杜绝不良人情风、盲目攀比风盛行等现象,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紫阳还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完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礼金限额、操办标准、办理时限和违约惩戒措施作出明确规定,规定村民办酒席一桌不能超过200元,随礼不能超过100元,招待酒和烟分别不能超过30元/瓶和15元/盒。目前,全县90%以上的村都成立了“一约四会”,引导群众“有约管事、有人理事、有平台办事”。

同时,该县出台《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的规定》,对全县党员干部划“红线”,实行“三书两卡”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行为。

“要是以前,搬家等喜事礼金负担很重,自从县里践行了新民风,让我们节省了一大笔人情开支,终于从沉重的人情债中解脱出来了!”洄水镇团堡村三组的沈晓红笑着说。

勤:幸福生活靠实干

■ 通讯员 吴小燕

岚皋县南宫山镇红日村三组的孙自芳,年过天命之年,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给人印象特别深刻。就是这双手,支撑着一家四口从贫困走向小康。

孙自芳住在沙树湾的尽头,是山大人稀、山高水远的独居户,两个孩子上学,妻子没有文化在家务农,一家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孙自芳也曾尝试外出务工,但收入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开销。于是,他决定把梦想留在家乡,在老家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当问起他的创业的情况时,他从屋里拿出一个塑料皮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一笔一划地记录着:2015年借款2万元,信用社贷款5万元,请人帮工,欠工资5000元;买羊100只,买鸡苗500羽,买猪仔8只。当翻到最后几张,孙自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15年12月,卖山羊28只,土鸡40只,苦荞1600斤,猪2头,收入5.8万元;2016年卖山羊58只,鸡100只,猪8头,收入8万元;2017年卖苦荞2000斤,山羊68只,鸡120只,猪12头,收入11万元。

孙自芳靠自己的双手,踏实苦干,一步一步实现自己脱贫致富的梦想。为了发展特色种养,自己动手,架通了4公里的电线;为了自建的羊圈扩容,他流转100多亩荒山,肩挑背扛,自己筹备材料,不懂就问,学会就干……

孙自芳创业成功后,又办起了家庭农场,成立了合作社,还带动了村上其他几户一起发展产业。

和:金牌“和事佬”刘登荣

■ 通讯员 翁军

家住安康城区大北街的老党员刘登荣,是社区首批的“五老”街贤之一,年近古稀,爱管“闲事”,不怕麻烦,豁达又不失幽默风趣做法,解开了一个又一个乱如麻的“大疙瘩”,被街邻亲切地称为一碗水端平的“金牌调解员”。

邻居马家,兄妹五人。父亲生前写下遗嘱,将祖传的房子做了分配。在城里,门面房和后面房的价值天壤之别。老哥几个,就为门面房与老三“杠上了”,火气大的老大和老四,还强占了老三的两间房。

于是,老三一纸诉状将亲兄弟告上了法庭。“遗嘱”并没有说清楚一些细枝末梢,清官难断家务事,法锤难落,法官建议民事财产纠纷,最好调解处理。

二话不说,找老刘。一大早,老刘的老伴出门了。马家来了一大伙人围着他,七嘴八舌,喋喋不休。老刘和他们一块玩大的,谁家的底细、谁的小九九不清楚?他早看出端倪,涉及个人利益,耐心听,不插言,让每一个人各抒己见,在争吵中摆出矛盾的焦点。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快完了……吵得口干舌燥,老刘这时张腔了:“问问你们,怕不怕被儿孙笑话?老业(房子)是老太爷在世分的,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谁占谁的,赶紧退。”仗义执言,让兄弟们面面相觑。

“刘哥,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情份在,但还是要讲原则,老刘说:“至于盖房子的事,说两点:一是必须在原址上盖,谁都不能过界、出沿;二是必须保留公共过道通畅,这是安全问题,不得半点马虎。”

“老头子,在干嘛呀!”买菜回家的老伴,未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焦臭味。原来,电磁炉上锅里的饭菜全胡了,蜂窝煤炉子上烧的壶,水干了、壶底也烧穿了……

(本组图片由欧佩、刘亚婷、傅光华等提供。)

新闻推荐

女子跳江轻生 民警救起

8月2日,石泉县一女子因与丈夫发生矛盾,一时想不开,跑到县城滨江公园外汉江河段跳江自杀,幸被巡逻民警救起。当日上午9时许,石...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