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准到户 脱贫不落一人 ——石泉探索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摘要]——石泉探索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通讯员 王媛 许兵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石泉良好的自然生态,但也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障碍和阻力,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冲刺啃“硬骨头”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贫、坚中坚。如何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帮助群众稳定增收,一直是石泉县积极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把贫困户稳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系统性、创造性思维持续抓好产业发展,通过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到户到人,切实把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硬支撑,使之成为长效脱贫和防止返贫的有力保障。”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说。
精心培育特色产业
“茧价今年又涨了,每公斤56元。我家养的第一批2张春蚕就卖了5300多元!”在石泉县迎丰镇崔家梁蚕茧收购点,红花坪村贫困户邹明兵拿着支票笑得合不拢嘴。通过兴桑养蚕,邹明兵有望今年底实现脱贫。
石泉县充分发挥蚕桑产业在脱贫增收中“短平快”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蚕桑生产订单,大力推广简易省力的科学养蚕技术,实行保护价收购,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整合各类资金实施产业奖补,有效激发了企业和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目前,全县已发展桑园7.3万亩,其中优质密植桑园5万亩。在农村,有近万户3万多人从事蚕桑生产,2017年全县养蚕量超过7万张,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达4亿元。如今,石泉已形成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及蚕桑副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近几年已经有3000余户通过养蚕实现了脱贫。
“真是太火爆了,一场百合花节就引来了3万多游客!”饶峰镇胜利村支部书记杨卫东高兴地介绍。通过支部牵头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起了饶峰驿站田园旅游综合体,又招商引进了3家企业,集中流转土地,统筹企业用工,吸引农民入社,使得村里很快步入发展快车道,人均年收入从前几年的8000多元增加到了去年的17000多元,带动70户230余人顺利实现脱贫。
近年来,石泉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通过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培训,推进乡村旅游与电商扶贫相结合,发挥乡村旅游对扶贫工作的综合带动作用,着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使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旅游脱贫的新路径。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4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68亿元。
桑蚕、旅游只是石泉产业扶贫的缩影。石泉坚持立足长远,按照“全域旅游抓龙头,北桑南茶川道菜,特色种养保增收”的产业总体布局,采取长短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扶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种养和山林经济等,推动扶贫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初步形成了“县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良好产业扶贫发展局面,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全县3772户11517人因发展产业收益,688户2326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扶贫产业必须是当地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石泉县长周耀宜说:“提高脱贫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长效的收入机制,重点就是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在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中,我们更加主动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切实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帮助群众稳定增收到户,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一个龙头企业的扶贫势能有多强?前几年在石泉县池河镇落地的陕西嘉晟实业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据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兴安介绍,2017年公司与全县11个镇7180户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其中贫困户2051户,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4500余元。今年已在全县发展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涉及8560余农户,其中贫困户2128户。
像嘉晟这样带着贫困户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柏盛公司在去年与260户贫困户签订魔芋订单 2188亩的基础上,今年与1500余户农户发展订单魔芋种植5500亩,其中贫困户450户;正兴黄花菜公司与7镇签订黄花菜收购订单1330亩,可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8000元;博硒公司与142户贫困户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建立果桑基地150亩,带动20户贫困户实现长效发展……
“现在大部分贫困人口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单靠自身发展产业脱贫着实不易。我们通过实施能人兴村战略,培育(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许兵郭健)6月12日,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在石泉县召开,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交流...
石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