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儒愿帮面塑作品取名

三秦都市报 2018-06-12 02:24 大字

一件千年“鎏金铜蚕”,经过80后患病女孩刘莉娟的艺术加工,成为一件精美的面塑作品,造型别致、设计新颖,迅速受到热捧(详见本报6月11日A6版报道)。

刘莉娟想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邀请读者和网友一起集思广益。当然,她最想得到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的赐名,“如果愿望成真,将会是很荣幸的事。”

“这件手工作品,特别想得到肖云儒老师的赐名。”昨天,刘莉娟告诉记者,肖云儒不仅是我国知名的文艺评论家,而且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大使,他曾在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三度重走丝绸之路。“肖老师对丝路文化有独特的研究和思考,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来西安将这件作品当面送给肖老师,也希望肖老师帮忙取个名字。”

“这个80后的小姑娘,不顾自己身体的病痛,用面塑来创作‘鎏金铜蚕\’,我觉得非常钦佩。”昨天上午,肖云儒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报道,“鎏金铜蚕”是丝路文化的一个象征,刘莉娟的家乡在安康石泉县,距离张骞的家乡、汉中城固县不到两小时车程,这说明了我们的年轻人已经在关注传统文化,能从丝路精神中汲取力量。

“我没有见过小刘,但是非常诚恳地祝福她,能养好自己的身体,挖掘、创作出更多形式新颖、接地气的文创产品。”肖云儒欣然接受了邀请,愿意和读者、网友们一起给这件面塑作品取名,并且特意写下了“鎏金铜蚕”四个字。

目前,刘莉娟正在对这件作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申请了商标注册。如果你对这个面塑版的“鎏金铜蚕”感兴趣,可以拨打本报965369新闻热线,或者新浪微博@三秦都市报,帮忙取个叫得响的名字。

本报记者宋雨

患病女孩用面捏出“鎏金铜蚕” 后续

新闻推荐

安康市第二批省管干部赴省参加保密教育轮训

本报讯按照省委统一安排,5月31日,安康市组织第二批省管干部前往省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参加保密轮训。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俊民,...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