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蚕之乡”如何流金淌银?
早春时节,沿池河流域踏春而行,我们来到“蚕桑宝贝”——汉鎏金铜蚕出土地,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道路一旁,池迎路改线工程正如火如荼加快推进。另一旁竖立的“汉鎏金铜蚕出土处”石碑,伴着潺潺流水声,浅吟着“金蚕之乡、丝路之源”的久远历史。
光阴有知,历史从未忘却。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历史沿袭,石泉县蚕桑产业的记忆和故事不断被人们重拾。去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汉鎏金铜蚕”惊艳了世界,石泉蚕桑产业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的不断延伸,蚕桑这项传统产业正在石泉县焕发出勃勃生机,俨然成为当地保护生态发展的“绿色银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饭碗”,承载“田园综合体”的新发现。
发展
饶峰镇新华村4组村民李祖军,是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户。从2008年开始,他在十几亩山坡桑园的基础上,又投资流转50多亩河边沙滩地创建密植桑园,2017年养蚕6批次110张,收入15万多元。
“他不光自己富了,还带动周边贫困户学会了养蚕技术,培养了一批养蚕能人,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路。”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李武龙告诉记者,在李祖军桑园务工的贫困户陈玉刚夫妇,不久前作为“养蚕把式”被山西一家客商高薪聘请,专职桑园技术管理,每个人月收入达5000元。
李武龙介绍,和过去相比,现在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更高了,通过近些年村上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还是兴桑养蚕来得快,收入更稳定。“现在产业的发展成效,正是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我们发展也更有劲了!”
石泉县大力发展蚕桑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历届县委、县政府咬定蚕桑不放松,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把蚕桑产业从一个弱小的农村多种经营项目,发展成为农、工、商、贸、文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于2010年成为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县,保持至今。历经“十一五”、“十二五”蚕桑产业“一县一业突破发展”、“转型升级做精做强”,实现了产业跨越发展和逆势相对稳定。
“在启动蚕桑大县发展战略时,我们广泛动员家家户户、铺天盖地栽桑,但一受茧丝绸市场疲软影响,桑树被挖被砍、毁桑种地现象时有发生。”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燕明告诉记者。为破解这一普遍难题,该县近年来大胆探索“四个转变”,即由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转变、由整县推进向分区指导转变、由千家万户养蚕向强村大户转变、由规模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兴桑建园、发展蚕桑产业过程中,该县坚持“三个舍得”原则,即舍得集中领导干部力量全力主抓、舍得用好田好地集中连片建设丰产桑园、舍得投入资金对大镇大村大户奖补扶持。通过持续不断发力,全县现有桑园面积稳定在7.3万亩,其中优质密植桑园4万亩。自2010年以来,年养蚕量连续保持全市、全省、西北五省第一。
如今,多栽一棵桑,多添一片绿,多养一张蚕,呵护青山绿水,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创新
“户种一亩桑,柴米油盐不用慌。”“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在石泉广大农村,如今还流传着好多关于蚕桑的顺口溜,这些民谚既形象道出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对蚕桑产业的依赖,也有效说明了蚕桑产业对脱贫增收具有的“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
“过去,我们养猪为了过年,养鸡为了油盐钱,而养蚕才能真正给老百姓带来现钱,增收致富!”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家彦说,多年来通过县委政府苦干实抓,蚕桑产业已成全县当家产业,而今从事该项产业的农户达1万户。尤其在当前产业脱贫中更功不可没,2014年以来全县3460户从事兴桑养蚕的贫困户中,已有2118户通过养蚕顺利脱贫。
池河镇太阳村大山沟里独居危房的贫困户丁发全,自2013年免费住进村上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房屋后,政府扶持引导他加入蚕桑专业合作社,通过学习新技术每年养上六七张蚕,不但脱了贫,更在知天命的年龄还相了个老伴。“现在养一季蚕的收入,比过去种玉米一年收入都多。”
像丁发全这样的贫困户靠蚕桑产业走上脱贫路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得益于该县大力转变蚕桑产业生产方式,通过政府扶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联合作社、合作社抓大户、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办法,真正建立起“公司+合作社+蚕农(贫困户)”一体化经营机制。
当地通过引导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蚕桑生产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给蚕农吃下定心丸;设立流动收购点,减少蚕茧收购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保障蚕农利益;建立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多批次养蚕、自动上蔟、机械消毒等简易省力的养蚕技术;同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整合各类奖补资金,有效激发了企业和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
目前全县有茧丝绸加工及副产品开发企业12个,从业人员近千人。随着桑葚酒、桑叶茶、桑叶粉等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县内丝绸企业等电子商务平台、线下线上并进营销体系的逐步建立,全县蚕桑产业已形成从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到各类蚕桑副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韩燕明说,去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产值达12亿元。通过对产业链不断开发,广大贫困户脱贫路子更加宽广。
融合
只要有信心,桑叶变成金。当地蚕农千百年来早已体会到因蚕而兴、因桑而富的重要性。眼下,围绕蚕桑产业的继续壮大,蚕桑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共生,作为传统产业的蚕桑业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深刻转变。
“没有一产,就没有二产,更没有三产。同样,有了一产,没有二产、三产也万万不行。”徐家彦说,目前全县蚕桑产业链相对完整,但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茧丝市场价格又受国际影响极不稳定,加之产品附加值低,整个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在这一点上,当地天成丝业公司生产经营负责人孙浩勇深有体会,“大家都知道,只有产品深加工才有更大发展空间,但是织丝茧不够,织绸丝又不够,我们无法让产业向下游延伸,所以利润空间有限。”这句形象说辞,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些许无奈。受制于种种原因,目前公司产品仍停留在初产品加工上,不能决定市场定价,也在国际市场缺失了一份重要话语权。
针对难题,该县从“提升蚕桑基地、壮大丝绸工业、致力高新蚕业、跨界深度融合”上继续破题。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按“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集约发展、科技支撑、品牌营销”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金蚕之乡”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了蚕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步伐。
借助池河镇入选省级重点镇建设机遇,着力打造“一园一村一街一廊”为主体的池河“金蚕特色小镇”,先后建成大阳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五爱蚕桑旅游村,正积极规划建设池河蚕桑丝绸文化一条街和蚕桑产业绿色长廊。石泉蚕丝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入国家公示阶段。
同时坚持举办“开蚕门”等文化旅游活动,发展生态观光、桑葚采摘、养蚕体验和蚕桑美食等休闲体验旅游基地。并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共建金蚕文化研究和教学实践基地,助推以金蚕文化为主的丝路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不断壮大石泉蚕桑丝绸文化旅游产业。
从市场的波动中转方式稳信心,从产业的实践中探路子善创新,从产业的整合中积经验成模式。石泉县也为产业发展制定了远景谋划,到“十三五”末,全县优质桑园面积5万亩以上,年养蚕稳定在7万张,产鲜茧3000吨,全县蚕桑产业年总产值20亿元以上。
蓝图徐徐展开,石泉蚕桑产业正走在融合发展的新路上。
记者 吴昌勇 来庆琳 艾蓓 实习记者 罗伟
新闻推荐
通讯员许兵“这一段时间,我们的豆腐坊、榨油坊、酿酒坊……还有烧烤部落、篝火晚会、民俗演出,每天都会吸引很多游客来体验和游玩!”春节以来,陈国盛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忙碌着。正月十五,陈国盛顾不上...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