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的绿色“革命”

陕西日报 2018-02-14 06:50 大字

本报记者郭军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绿色小水电”以来,陕西省发起一场绿色“革命”,推动小水电向绿色水电的升级转型。日前,水利部发布首批绿色小水电站名单,44座水电站被推荐为2017年度绿色小水电站。陕西省汉中市石门水库水电站、石泉县筷子铺水电站等9座水电站达到《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数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的20%。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绿色小水电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石泉县筷子铺水电站代表在大会上进行典型发言。2017年,陕西省还有3座水电站被列入了“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开展了绿色水电改造。

从发电为主到综合利用

近年来,陕西省小水电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省已建成小水电站707处,总装机150万千瓦。小水电在促进流域综合治理、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改善灌溉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水电工程是为解决偏远地区用电而发展起来的,但现在开发理念、思路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过去强调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转变为有限、有序开发;从过去强调发电功能转变为更加重视发挥水电站的综合利用、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水电将水能开发与防洪、灌溉、湿地建设、旅游开发等紧密结合。

从规划到运行都要绿色化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新建、改造小水电站必须遵循已批准的区域空间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河流水能资源开发等规划,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开发建设小水电站。2016年8月,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的《陕西省小水电开发利用规划》(修编),剔除了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的电站,最终纳入规划报告范围的小水电站由原规划的405座减为239座,大幅降低开发强度;重视水能资源管理和河流生态保护,确定了10项优先开发清单、7项减少清单,要求水电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

绿色小水电站建设加快推进

各水电站落实技术措施,保障流量下泄。平利县古仙洞、汉中市石门、洋县卡房、镇坪县白土岭等水电站均在坝后增设生态流量机组;旬阳县赵湾水电站另外安装一台小机组,常年运行,保证水电站调蓄运行时下游生态用水;石泉县胡家湾、紫阳县灯芯桥等以前建设的老电站,则采取在冲沙闸(孔)设卡垫、开孔等保证生态流量下泄。

优化运行方式,保障流量下泄。为了保障渭河宝鸡市段生态流量,尽管发电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省宝鸡峡灌区的魏家堡、杨凌和绛帐3座水电站确保下泄生态流量每秒5立方米以上。石泉、紫阳等县水电站建设了监控系统,加强了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的监控。

切实加强水质保护。全省小水电企业大部分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了处理协议,加强了水质保护。汉中市石门水库库容1.098亿立方米,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石泉县要求全县12座水电站逐一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对存在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石泉县筷子铺水电站建于1973年,为径流引水式电站,电站的建成结束了该县北部边远山区无电的历史。水电站业主代表郭义明说:“虽然装机规模不大,但只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节能减排、改善民生、修复生态等方面一样大有可为。”

眼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乡县马营水电站库区湿地成为珍稀濒危动物朱鹮理想的栖息地。石泉县鹅项颈水电站库区、汉中市石门水电站库区分别建成3A、4A级旅游风景区。岚皋县岚河湾、西乡县乔山等水电站成为群众游憩的场所。

新闻推荐

引领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石泉开展“为政不为”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石泉开展“为政不为”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