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土鸡蛋有了“身份证”

经济特刊 2017-09-25 10:45 大字

家住石泉县城关镇太平村的李翠兰家喂有200多只土鸡,每天能捡60多枚鸡蛋,她的鸡都是喂在屋后的林地里,玉米、青草,还有林间的虫子是这些鸡的食物来源,这种天然的放养方式造就了产品的绿色优质,虽然有好东西,由于销售渠道不畅,加之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这些农产品销售慢、销售难。李翠兰说:“我原先提着篮子到街上去卖,人家不相信是土鸡蛋,一般都是买上两三个回去尝,尝到好了才到街上再找我买。”

正是看准了这些问题,石泉县供销联社积极倡导各村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并派出专人进行指导,全县100多个村都建立起了生态种养殖合作社,部分村上的能人大户还成立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生产合作的形式将农户手中的农产品进行收购,再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出去。

“合作社时常到户上去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添加饲料或者别的药物,为了保鲜呢,我们每周组织一次收购。”城关镇太平村生态种养殖业合作社负责人文智勇这样介绍说。

县供销联社、电商办还建立了农户产品承诺制度和农产品可追溯机制,保证所销售的农产品源头可查、责任可追,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确保所销售的产品绿色、健康、无公害,让线上线下购买者放心。文智勇说:“每一个农户有独特的编码和二维码,只要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地和是哪一户的,我们收购回来之后,统一进行分装,马上就发货。”

这些举措,让李翠兰直接受益,一时之间,她的鸡蛋供不应求。李翠兰说:“现在好了,现在给我们鸡蛋也编了号了,也打了二维码了,卖起来也好卖了,也方便,到街上去人家也相信了。”

石泉县供销联社主任、电商办主任郭永忠说:“通过编号、扫码,建立这样一个可追溯体系,能有效提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我们通过电商+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使当地农产品走出石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使消费者放心消费,好产品能卖个好价钱,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户增收,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 通讯员 吴亚君 郭健 陈挺

15029783298

新闻推荐

石泉一村民非法阻工被依法行拘

本报讯(通讯员周歌李文胜)“都怪自己不懂法,现在的法律是越来越严了。”9月1日上午,在石泉县城关镇辖区,面对因非法阻工被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结果,辖区一度横行霸道的马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表示悔意。8...

石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