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店小二”到电商“大咖” 的华丽转身

经济特刊 2017-09-04 09:28 大字

通讯员郭健

第一次见到廖元斌,这个身材瘦弱,看起来稍显内向的小伙,无论如何都无法和一个企业老总以及当前热门的电子商务联系到一起。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貌似“宅男”的年轻人,却在杭州拥有一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公司,还在老家陕西石泉开办了分公司,成为电商“大咖”。

24岁的廖元斌出生在石泉县中池镇一户普通农家,和当地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高中毕业后,就踏上外出打工征程。在哥哥的介绍下,廖元斌进入了一家服装店工作,当起了“店小二”。

廖元斌说:“也就是帮店主看店,平时在QQ群发一些商品消息,但当时群里人少,效果不理想,生意也不好。”在服装店工作了段时间后,感觉在微商推广领域大有可为的廖元斌辞去工作,而身上只有省吃俭用的5000元钱,他萌生了个大胆想法,自己开发成立第三方服务平台,专做微商推广。

哥哥对他的计划不感兴趣,直接怒怼他:“我好不容易给你找份工作,你说辞就辞了,自己看着办。”没有了哥哥支持,在这里又举目无亲,下一步究竟怎么走,他心里没有底。

“人是逼出来的,我决心还是靠自己。”一心想创业的廖元斌并没有止步,考虑再三,又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店里,找到店主说明自己的计划,并提出想向店主借一笔钱的想法,这明显有点突兀,没想到基于对他人品的信赖,店主居然借给他2万元作为创业启动金。

廖元斌立即行动起来,为节省开支,他在偏远的余杭区租了间民房,注册成立“爱优微”工作室,专门针对微商进行服务,因为刚刚组建,这个平台基本上是免费的。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以前积累的人脉,又和他们联系推广,因为是免费的,加上设计基本符合微店主需求,经口口相传,他的“爱优微”竟然一下子火起来。

“知识就是生产力,技术决定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廖元斌的工作室有了4个固定技术员,还有线上雇佣的20余个销售员,初步形成良性运转。可到了2015年,2个人离开团队转做微商实物,还有1个因私事不做了,廖元斌成了“光杆司令”。

为让平台更好发展,他变卖了余杭所有资产,来到杭州市区租了办公室,组建了新的团队,从零开始。随着爱优微资源越来越多,他还组建了货源平台。很多企业想招代理商,又有很多入驻平台的商家寻找会员,这样对接起来一举两得。

廖元斌说:“我还同时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自己做平台也需要这样一个团队。后面有些企业需要做网站、公众号等,这些业务我们也接,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微店一站式服务平台,都是解决企业与商家的需求。”

2015年末,廖元斌的团队进一步扩大,成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团队成员达20余人,主营网站开发、公众号开发、微店第三方服务等业务。到2017年,爱优微直接接触超过百万优秀的微商或微店主,服务了10万左右微店主。

有了这些年打拼经历,廖元斌对家乡有了更深刻认识。深思熟虑后,他决心回乡发展电子商务,帮助更多乡亲脱贫致富。2017年1月,他回到老家石泉,在县供销合作社和电商办的联络沟通下,入驻石泉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并在石泉开办了杭州忧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康分公司。他还承接了云雾山镇、池河镇、饶峰镇电商服务站,负责网上代购、农特代卖、快递收发、电商培训、便民服务等,直接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依靠电商脱贫。

新闻推荐

石泉城关镇深化新民风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李思纯)石泉县城关镇在新民风建设过程中,将弘扬传统文化与树家风门风相结合、将法治自治与提升平安创建相结合、将党员“双培双带”“能人兴村”与转变民风相结合、将志愿服务与示范引...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