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勤劳的“五保户”

经济特刊 2017-08-28 10:51 大字

鲜嫩细长的豇豆密密麻麻挂在牵藤上,牵出“五保户”徐时海一点一滴的辛劳汗水。

石泉县喜河镇喜河村5组的徐时海,62岁,无子女无房屋,目前住在侄子家。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村委会在今年5月将其纳入“五保户”。此前,他是名低保户,虽说享受着国家政策,但他并未因此蹲在墙角“等靠要”。

扶贫工作队送来致富种子和专业技术,徐时海通过勤恳劳作将这些用在土地上。今年,徐时海在村党支部书记肖相泽的帮助指导下,所种3亩豇豆喜获丰收。最近他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一大早就带着菜筐采摘豇豆。

“老徐,现在不生我气了?早前让你种豇豆你还埋怨,这会儿开心啦!”肖相泽在一旁打趣道。“不了,生啥气,还多亏你帮忙,感谢肖书记啊!”徐时海羞愧地回应。

原来,之前肖相泽带种子上门指导种植豇豆时,被徐时海当场拒绝,徐时海不相信豇豆可以赚钱。好说歹说种了3亩,不料因一场大雨遭受损失。这下,徐时海更不乐意了,认为肖相泽欺骗了他,要求赔偿。好在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肖相泽立即支招补救,豇豆日益长出好势头。

这两天正值豇豆丰收,最高兴的莫过于徐时海了,他的豇豆又细又嫩,颜值高、卖相好。“202斤,老徐又赶在了大家前面,成了贫困户中的有钱户啊!”过称师傅笑哈哈地说。徐时海的豇豆是没有任何农药添加的优良富硒产品,卖到每斤1.3元的单价,一天下来能挣260元!

除了种豇豆,徐时海还种有辣椒、玉米等农作物。他整日与土地为伴,精心耕种,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凡而美好的生活。一个“五保户”没有因享受政策而忘本,他用辛勤与汗水书写着时代最强音符:劳动光荣!

通讯员 孟少猛胡红莉

新闻推荐

石泉新常态培植民警“精气神”

本报讯(通讯员周歌纪晓莉)8月14日清晨6时30分许,在石泉县滨江大道河堤上,石泉县公安局国保、出入境办证服务等民警早早来到这里相约,伴着清晨宜人的秋风,呼吸着汉江河河畔新鲜的空气,大家开始“健步走”...

石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