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吉:站好最后一班岗
本报记者蒋文艳 通讯员刘孟宇
8月的敦煌,高温持续,酷暑难耐。敦煌机坪上,更是热浪滚滚。见到赵永吉的那天清晨,他睡眼惺忪,因为前一夜本该在零点前落地的两架飞机,都因天气原因延误,分别于凌晨1时40分和4时50分抵达机场。从飞机落地时间判断,他又值了一个通宵的班。
正值旅游旺季,敦煌机场每周航班量达到240余架(次)。作为装卸员,赵永吉和同事顶着烈日,平均每天搬运货物20多吨,分拣行李上千件,弯腰数千余次……对于这份辛苦的工作,赵永吉说:“这没什么,机场所有值班的人和我是一样的,保障航班是我们的工作。”
赵永吉是一名退伍军人。1978年,18岁的赵永吉应征入伍,背起行囊,跟随部队登上一辆闷罐火车,经历三个昼夜,从陕西省平利县来到甘肃省兰州市,在中川机场开始了他作为一名民航人的光荣征程。
1982年8月,敦煌机场通航,赵永吉根据组织安排,来到敦煌,从此投身于敦煌机场的建设发展中,除了最初当过两年厨师、四年场务外,赵永吉在敦煌机场货运室一干就是31年。
“对于每天都在和行李打交道的我来说,托运的行李、货物就是不会说话的旅客,同样关系到行程顺利与否。行李、货物的装载要严格对照配载舱单,飞机配平比率在合理范围之内,这些都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认真再认真,出现一次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这个航班延误,我的职责就是把它们完好地送到站。”赵永吉说。
作为党员,赵永吉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准时上下班,从来不请病事假。他的女儿赵琛琛说:“父亲缺席了我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家长会,因为民航工作的特殊性,没有固定的节假日;他也缺席了我们这个小家很多的大事,因为他几乎没有请过一次假,不是单位不允许,是他自己不允许。”
同事韩自敬说,有一次赵永吉腿部意外受伤,大腿面高高肿起,疼得无法走路,值班领导和同事让他回家休息,被他果断拒绝。为了不影响航班运行,他忍痛坚持,保障完最后一班航班时已是凌晨。
近几年,因为腰椎的影响,赵永吉的走路姿势变了,有些驼背。因为常年在机坪作业,身体裸露出来的部分被晒得退不去色。然而,他最津津乐道是自己当兵那几年大大小小的故事,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品质和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作风态度,他一直都坚守着。
平日里,无论是本部门还是其他部门的同事,需要帮忙的,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当有年轻同事因搬运货物扭伤时,赵永吉都会像一位慈父,不管自己多累都会帮同事认真揉捏,缓解其伤痛。
包括自己的女儿赵琛琛,赵永吉也经常与她谈心,帮助她分析工作中的问题,解除她的思想困惑,鼓励她好好工作。
2015年,赵琛琛沿着父亲的足迹进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地面服务部,也成了一名“民航人”,她说:“当我拍了穿制服的照片发给父亲的时候,他的喜悦远远超过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赵永吉每次打电话与女儿聊工作近况时,都不听她抱怨,总是要求女儿克服困难、耐心坚持。他兢兢业业了一辈子,也不愿女儿“掉链子”。
到2020年1月,在机场一线奋战了37年的赵永吉就要退休了。今年6月份的时候,女儿想让父亲休假到兰州陪自己小住,谁知父亲的态度很坚决,他说:“我得站好自己在机场的最后一班岗。”
新闻推荐
陈效平,1971年生,浙江宁波人。双耳阅万卷,下笔如有神,盲人作家陈效平利用读屏软件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内30多家报刊、杂...
平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利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