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小超市扶贫大成效

安康日报 2019-07-12 07:00 大字

通讯员胡后兵

“谢谢您,龙副镇长。您是第一个订单客户,支持我们更有信心把超市建好用好。”4月16日下午,平利县县委办派驻双杨村第一书记黄开华,把装满时令蔬菜的竹篮交给长安镇副镇长龙飞时,满脸笑容地说。

这些蔬菜全部来自于双杨村五保户骆齐国的“安心菜园”,这是老骆搬迁到安置点时候,村上“免费”给的。说起安心菜园,老骆可有不安心的地方,“菜园不大,我一个人吃,好多菜吃不完,烂掉了可惜,拿去集镇卖吧,路太远划不来。”

像老骆一样,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一直是双杨村面临的现实难题。农产品难以逾越自然、交通屏障,山区群众对产品策划、包装、营销技巧又知之甚少,导致好产品难以走出大山、卖不上好价钱。“绿水青山”没能变成“金山银山”。

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包帮部门的平利县委办一直在寻找突破口。今年3月份,在县委办主任李仕阳的指导下,县委办发挥人才优势,在双杨村开办了全县首家村级第一书记扶贫超市,这也是全市首家第一书记网络扶贫超市,为贫困户农副产品走出农家院进入大市场先试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扶贫超市运用定制思维,通过“爱心认购”,将低保户、五保户安心菜园的时令蔬菜通过“大礼包”以买一半捐赠一半的形式认购给爱心人士;其余贫困户的“山货”通过网络下单、送货上门的途径变成县城居民餐桌上的特色货。

同时,依托结对帮扶,县委办27名干部精准掌握201户贫困户涉农信息,免费做包联贫困户的产品宣传员、推荐员。借助抖音、快手、QQ直播等网络新媒体平台,提升第一书记扶贫超市上架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党员干部行动自觉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帮扶,激发购买和消费行为。

“看着朋友们微信圈转载很‘火\’,他们应该是下功夫的。脱贫事业不单单需要包帮部门做事,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说起第一个认购爱心菜篮的事情,龙飞看着县委办手写的感恩卡,微笑说道。

现在,双杨村的第一书记扶贫超市日均订单20余笔,实现了交易额近2000元。党员干部用心帮扶、社会爱心人士用情解困,第一书记网络扶贫超市掀起的效应不止这些。通过延长项目链条、完善设计、增加岗位,把贫困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致富优势,持续把生态链转化为致富链,不断促使更多贫困户受益。

陶兴余是双杨村6组的贫困户,第一书记扶贫超市建立以后,被招录为配送员,专门负责将顾客的订单从双杨配送至平利县城,一单挣30元。从单纯的客运到货客两运,对老陶来说,变化的不仅是业务的拓展和收入的增加,更主要是来自对未来自身脱贫致富信心的提振。“以前日子一眼望到头。现在虽说忙,可是赚得多,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很看重这份工作的老陶,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为了提高第一书记网络扶贫超市影响,提升老陶工作的获得感,县委办为他特地定做了2件印有“第一书记扶贫超市”标志的黄马夹,穿上黄马甲的陶兴余已经成为双杨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和老陶相似的还有三组的贫困户谢益厚。靠着年轻学来的篾匠手艺,老谢承接的是“爱心大礼包”的竹篮子,每认购出一户爱心大礼包,老谢的收入就会增加35元,这还不包括有专门购买竹篮的订单。像老陶、老谢这样依托第一书记扶贫超市受益的贫困户每一单有5户。

通过认购订单和网售送货,县委办还在“消息头”打起注意。“下一步,我们会有选择地通过现场对比,引导贫困户在物品上下功夫,提高种养殖水平,保障商品质量,树立好货好价的意识。通过引导,目前已有29户贫困户主动参加技术培训,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县委办派驻双杨村的驻村工作队长龙俊文说道。

新闻推荐

苏陕协作提升平利医疗水平

本报讯(通讯员建春刘山)苏陕协作项目在平利发挥作用,提升了该县医疗现代化水平。平利县依托苏陕协作“扶贫超市O2O”数据平...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