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驻村干部的扶贫故事 ——记平利县长安镇双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万勇

安康日报 2017-09-22 01:05 大字

[摘要]——记平利县长安镇双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万勇

通讯员 刘勇 沈奕君

9月19日,刚下过雨,去往平利县长安镇双杨村的路,满是泥泞,遇上修路,车子不时要停下,8点出发,到达村子时,已经9点。

潺潺的连仙河水并没有带走这里的贫穷,这个由原来5个村合并而成的村子目前有总人口688户2410人,有在册贫困户223户613人。

转机发生在2016年。随着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双杨村迎来新的曙光。在以县委书记郑小东为包抓领导的正确决策下,在县镇村干部的合力攻坚下,在镇党委书记魏传伟的包帮下,双杨村正在发生巨变。

驻村工作队队长万勇,便是其中的一股力量。

为了落实并促进驻村帮扶工作,万勇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最前面,与其他驻村干部一起研究发展规划,筹备村里“三变”之路,进工地查看安全住房和房屋旧改进度,为贫困群众分配“安心菜园”,督促红双路建设。

作为长安镇财政所干部,已经54岁的万勇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拼,可是他认为,人活着就应该做点事,是党员就应该冲在前。

从长安镇中原村担任驻村队员,到双杨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地点变了,可是他肩上的责任没有变。

今年三月到双杨村,时间不长,可是群众对他特别认可。在采访的过程中,群众一口一个“万队长”,万勇也总会停下来,与他们唠上几句,有事情就当场处理。

“不是万队长,我们这日子真没法过了。”贫困户鲍徳珍说完,左手不由自主地揉了一下眼睛。

鲍得珍就住在双杨村,丈夫前几年外出打工,因事故导致下肢瘫痪,原本就贫穷,从此更是雪上加霜。去年,村里通过评选,把她家确定为贫困户,今年按照政策为其安排了50平方米的房子。万勇又把她的困难向县委办和镇领导汇报,在县镇领导的关心下,经村委会商议,村民代表决议,最终把她安排在村里,负责村里的垃圾清理、绿化等服务工作。让她一边照顾瘫痪的丈夫,一边挣点钱过日子。除了鲍得珍这样的,村里还有不少人得到万勇的帮助。

万勇也有内心的痛。几年前,妻子便被诊断为“尿毒症”,每周都要透析两次,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总是前一天把工作排得很满, 6点左右就赶往安康城区,从不会因家里的事情影响工作。

前不久,正在脱贫一线的万勇突然感觉胸闷、心慌,群众劝他到医院,他硬是坚持到晚上,去医院一检查,诊断为肺气肿,医生让他住院,但他坚持到脱贫一线继续工作。

白天上班,晚上回去打针治疗,周末节假日期间工作在村里第一线已经成为万勇的常态。

被蜂蜇过,入户摔过,妻子有病,自己有病,家中还有一位90多岁的父亲,可是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万勇始终没有退缩,他正在尽自己所能,扩大和延长着双杨村的扶贫半径和扶贫纬度。

万勇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得到各级单位的肯定,今年6月,他被市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工作队长。

万勇与群众一起采摘绞股蓝。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给农民搭把手。

新闻推荐

平利:创建“五星级社区”建设幸福新家园

□通讯员王锡松近年来,平利县抢抓陕南移民和脱贫攻坚搬迁政策机遇,以“五星级社区”创建为抓手打造“五美”社区,建设文明和谐幸福新家园,实现了新型社区管理发展模式创新发展。创建“法治管理星”,社...

平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利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