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证明自己” 张朝兵靠手艺活重拾信心成脱贫攻坚标兵

三秦都市报 2019-10-30 01:35 大字

本报安康讯(记者吴琛)近日,脱贫攻坚看宁陕媒体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宁陕县中心敬老院,院内坐在轮椅上绣着精美十字绣的两名敬老院托养人员,吸引了采访团成员的目光。

据宁陕县中心敬老院负责人介绍,坐在轮椅上绣十字绣的一名托养人员名叫张朝兵,出生于1971年10月,是宁陕县城关镇八亩村人,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家三口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2006年张朝兵因上山劳作不慎跌落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医疗费花了十多万,但还是落下了残疾。2009年妻子离家出走,抛下了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和幼小的儿子,这对他的打击犹如雪上加霜,生活变得拮据无望,每月只能靠政府发放的补助金勉强维持生活。

2014年宁陕县中心敬老院刚成立,张朝兵被列入首批入住名单。刚到敬老院时,他身体状况差、精神面貌差,整天郁郁寡欢,不愿出房门,躺在床上也不和任何人说话。后来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和耐心开导下,他慢慢敞开了心扉,状态也越来越好,逐渐接受了敬老院的新生活。

2016年宁陕县中心敬老院失能托养中心成立,张朝兵随之入住失能托养中心,当他看到失能中心另一位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何永龙能够克服身体困难,绣出精美的十字绣作品并且“小有名气”时,张朝兵心里既佩服,又羡慕,于是就跟着何永龙一起学。在何永龙耐心细致的教导下,张朝兵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绣出了长达4米的《清明上河图》。这幅《清明上河图》现在挂在失能托养中心的工艺品展示厅里,俨然成了该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在张朝兵手中看到,他正在完成一幅“大作”,他自豪地介绍说:“这幅《红楼梦十二金钗》我已经绣了6个月了,等绣完了我想请院里护理人员帮我裱起来,挂在我们院的工艺品展示厅里,让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可以看到。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在这里不愁吃穿,虽然我们身体残疾了,但我们的精神没有残疾,我仍然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证明自己。”

据了解,宁陕县建成了覆盖全县11个镇的“一中心六区域”敬老院,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特困供养对象1108户1148人,其中集中供养870人,供养率达到81%;全县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入住失能中心统一集中供养,针对失能特困人员身体、智力、内心等制约短板,引导其通过十字绣、竹编等力所能及的手艺活激发内生动力、重拾生活信心,培养了床榻上的“诗人”、失能“绣娘”等一大批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标兵,并建立了脱贫精神展示馆,以立“绣娘”精神、下“绣花”功夫的典型事例,激励广大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自主脱贫的精气神。

新闻推荐

宁陕金川镇兴隆村厚植新民风 助力脱贫攻坚

阳光讯(记者向博通讯员闻健文/图)“我叫刘德奎,住在耳扒沟,今天来参加群众会的还有我的爱人阮班喜”,大家哈哈笑出声来,在群众...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