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出山”,网上“赶集” 宁陕县实施消费扶贫调查

安康日报 2019-06-25 07:00 大字

[摘要]——宁陕县实施消费扶贫调查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去年,我种了4亩多水稻,收了3000多斤谷子,波娃子收去了,挣了7000多元。”5月10日,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村民廖代平对笔者说。

廖代平所说的“波娃子”,是该村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肖成波。他将村民种的生态大米收来,加工、包装后,通过线上线下对外销售。“去年线上销售了40多万元,线下销售有20万元。”肖成波告诉笔者。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宁陕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扶贫方式,坚持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网上卖、设立销售平台爱心卖、干部职工帮着卖的措施,推动了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贫困群众持续发展增收。

电商平台网上卖

今年34岁的文治荣,是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村民,在外务工8年后,带着爱人和孩子回到了家乡,租了一个临街的门面,做起电商卖山货。他说,“销售最好的是蜂蜜和菌类,主要是销往浙江、广东一带。”文治荣告诉笔者,“一年下来能挣个十多万元。”

与文治荣一样,梅子镇安坪村村民任兵,也通过注册网店,帮助乡亲销售农副产品。半年时间不到,就帮村民销售8头猪的腊肉、200多公斤蜂蜜,销售额逾4万元。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是全国生态大县,森林覆盖率90.2%,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其产出的农产品具备“天然、绿色、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但是,由于受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制约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如何把特色农产品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元宝”,成为摆在该县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在实际工作中,宁陕结合县情实际,积极推行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特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

该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镇村两级服务站点。先后发展了供销秦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秦宝、滨海科技、长春酒厂、果来果趣、绿宝生态等一批规模经营的电商企业。推动电信光缆入乡、进村、到户,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和移动宽带,实现互联网全覆盖。积极整合物流体系,建立了县级物流中心,以镇村服务站为节点,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营,已逐渐形成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宁陕县积极争取与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的对接,利用大平台提升全村县电商扶贫质量水平。同时,将电商创业扶贫纳入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范围,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创业者(含贫困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且效果明显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的小额信贷支持,并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

目前,全县培育电子商务企业20 家(含14家物流企业),建立镇、村级服务站点25个,发展网店、微商店铺462家,2018年完成电子商务综合交易总额1.5亿元。

外埠设店爱心卖

货柜上整齐摆着香菇、木耳、天麻、生态大米、秦岭山泉水、核桃油、土蜂蜜等特产,灯箱上“宁陕扶贫特产”“以购代捐献爱心 消费扶贫积功德”格外显眼。去年9月15日,第一个外埠销售宁陕农林产品的店——宁陕农林特产金坛总店,在位于金坛区金坛大道51号的金坛总工会大楼一楼开业,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这是该县借力帮扶单位在宁陕县域外设立的销售平台。

宁陕县依托“一户一码”大数据体系整合现有企业、合作社产品,对接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企业个人网店、微商产品销售、现场活动直播销售等方式全面铺开线上销售的同时,还积极建立线下的营销网络,依托对口的帮扶单位,先后在北京、西安、金坛、胶州、安康设立了“宁陕农特产品扶贫销售专柜”,对接五大平台地区专柜、批发市场、学校军队等大的传统渠道进行扶贫产品销售,拓展政府消费市场发展管理销售网点,壮大扶贫消费群体。

该县还与碧桂园、西安永辉超市合作,让宁陕的土蜂蜜、食用菌等农特产品直接进入西安永辉超市、碧桂园旗下的凤凰优选连锁店进行销售。

宁陕还重点在旅游重要景区景点设立扶贫产品爱心专柜,(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宁陕:谈心交流为基层干部减负降压

本报讯(记者孙金龙通讯员庞浩)6月9日,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宁陕县陆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疏导、开展脱贫攻坚谈...

宁陕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陕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