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生态之殇第一波
特约撰稿人陈奇
这里所说的“秦巴山区”,主要是指川陕楚三省交界地区。明清时期,这一带被称为“南山老林”、“巴山老林”或“川陕楚老林”,安康处于核心地带。
秦巴山区大规模毁林开荒,是从清乾隆中期开始的,到现在也就250多年。这两个半世纪中,有三波几乎是毁灭性的生态破坏。
第一波,移民砍树烧山,种地办厂。
明清以前,秦巴山区是一片层层叠叠的森林海洋。安康境内“森林密布,杂木相接,遮天蔽日”,“满山遍野,松柏遍布”,“俗称森林为老扒,穿行其中,数十里不见天日”。康熙五十一年(1712),川陕总督鄂海通饬各地招民开垦,此后移民逐渐增多,但秦巴山区大规模砍树烧山、垦荒种地是从清中期开始的。“自乾隆三十七、八年(1712-1773)以后,因川楚间有歉收处所,穷民就食前来…而河南、江西、安徽等处贫民,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是以近年户口骤增至数十余万”(毕沅:《兴安升府奏疏》)。“乾隆四十三、四年(1778-1779)等年,两湖偶被灾祲,小民流徙,络绎前来,…分令就地开垦,男妇不下十余万人”(毕沅:《陕省农田水利牧畜疏》)。嘉庆元年(1796),秦巴山区爆发了著名的白莲教起义,起义被镇压后,又引发了新一轮更为迅猛的流民入山垦荒浪潮。“嘉庆年间,川陕间的山区变成了游民聚集之所,来这里谋生的经常有几十万人”(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
越来越多的贫民在山里开荒种粮,与当时引进了适合高山种植的粮食品种包谷、红苕、洋芋有关, 高产作物的引进,使原来不宜种粮的坡地生产出大量粮食,在推动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同时,又吸引更多流民汇聚于此,进一步扩大毁林开荒规模。
怎么毁林种地?当过洵阳县令、汉中知府的严如煜有精彩描述:“开山之法,数十人通力合作,树巅缚长絙,下缒千钧巨石,就根斧锯并施;树既放倒,本干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枝晒干,纵火焚之成灰,故其地肥美不须加粪,往往种一收百。”初期可烧之林、可开之地甚多,种上高产作物,粮食自给有余,秦巴山区成为粮食输出大户, 交通不便的,煮酒、熬糖、喂猪炕腊肉。同时,茶、中药材、桑蚕、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物和丝棉纺织等家庭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
急功近利的砍树烧山,刀耕火种,陡坡地一般垦种三、五年后即弃之撂荒,另烧山新垦,又三五年后又弃置撂荒,近处开完,再开远处。远处开完,又回头再开已撂荒新长起来的速生林或灌木林。早来的流民把近处的林地开完,后来的只好向深山老林进发。老林开垦,山地挖松,山洪暴发,泥土裹挟树根、草皮、沙石滚滚而下,“向之蔚然森秀者,今己见其濯濯矣”。
山内聚集众多流民,为了生计,还开办了以林作原料的手工土场。《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说:“山内营生之计,开荒之外,有铁厂、木厂、纸厂、耳厂各项。一厂多者恒数百人,少者亦数十人”。炼铁厂开办在深山有矿有林之处,“以栎作薪烧炭”炼铁。砍树、釆矿、炼铁,一条龙下来,大厂两三千人,小厂亦必有数百人。纸厂则以构欀、竹木为原料,大厂佣工数百人,小厂也得四五十人。嘉庆末道光初,安康县就有纸厂六十三座,工匠众多。山里还办起了专门砍伐、贩卖木材的“木厢厂”,冬春背运佣力之人,不下数万,“大木厂所伐老林己深入二百余里”。宁陕“南此绵亘六百余里,从林密箐…内中木厢铁厂工匠甚多”。在川陕楚老林中,这些工场总计雇佣流民达数十万人。“出现了在当时的中国堪称规模最为巨大的手工业工场,从而使这个原先较为落后的山区,一跃而成为我国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之一”(孙达人:《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序)。
如此长达六七十年的“旦旦伐“,轮番垦,森林植被由低山向中高山渐次遭到摧毁,到道光以后,这些地方的原始森林大多砍伐殆尽。
这一波的毁林开荒,虽取得了短暂的经济“繁荣”,但这是以森林毁灭和难以修复土地损坏等自然资源消减为代价的,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它破坏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文明形态,秦巴山区开发,从此走上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不归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田晓伟)今年以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进一步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该县人...
宁陕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