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和她们的“互助组”
听到组员夸奖,组长康祥翠笑了62岁的刘玉兰每天能赚到100元康祥翠把村里的十几名留守妇女组织起来,成立起妇女互助组,除了相互帮助干家务和农活,还在村里的千亩核桃产业园区揽活,甚至跨县域务工,成为新生劳动力。“互助组”在农村并不陌生,这种老模式应运复生,正产生新的动力,成为适应当下的一种新生产模式。
留守之困
3月19日一大早,安康市宁陕县城关镇麻庄村的一片林地上,康祥翠正带领妇女互助组成员挖树苗。她的丈夫常年在四川务工,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安康工作。她像村里的其他留守妇女一样,一个人种地、养猪、养鸡,和妯娌们伺候80岁的婆婆。因为持家有方,日子过得让村里人很是羡慕。
去年年初的一天,康祥翠在自家责任田栽萝卜苗。天气阴冷,她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汗珠,外套放在田坎上,握着锄头埋头挖地。
村支书罗明月看到后对她说,有些无所事事的妇女平日里就是打牌,个别人甚至连饭都懒得煮,“怎么不让她们给你帮忙呀?以后她家有活,你去帮忙,互不欠人情。”
麻庄村山大人稀,距离县城50多公里,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要到县上去打工,就要雇车,一来一去,车费就要60元。“特别是冬天,大家坐在敞篷车厢里,吹着寒风,又冷又危险”。说起留守妇女互助组的由来,村主任李家成解释说:“康祥翠勤劳、热心肠,头脑灵活,村上就动员她先把妇女组织起来,互相帮忙做农活。”
互助组最开始只有十几位妇女,出去做削烤烟、捆袋料的活。康祥翠带领互助组成员,就近在村里的千亩核桃产业园区清园、新栽、剪枝、除草、补植,干满一天,每个人就有80元的收入。
“现场结算,家门口就能挣到钱,长期做的年收入基本上都上了万。”62岁的刘玉兰说,自己就是凭借这个收入,供着上大学的孙子。
康祥翠被大家推选为妇女互助组组长。“有人需要用工了,就和我电话联系。我们常去的地方有邻县的兴坪、下两河、饶峰等乡镇。去烤烟基地务工,多的时候有30多人,最少时也有十几人,都是车接车送。”康祥翠笑着说道,大家在一起干活,能者多劳,各尽其能,对那些体弱年长者也很照顾。
70岁的吕厚云和高位截肢的儿子生活,大家聚在一起劳动让她很开心,休息时聊天说笑,心里也畅快了许多。“走街串巷闲谝的少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康祥翠说,看到留守妇女们赚到了钱,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懒汉”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加入。
“村上今年基础设施项目多,修建安置点、自来水、产业路等,用工需求大。”李家成称,3幢50套安置房的室内卫生打扫就是妇女互助组包干的。魔芋基地、天麻、猪苓产业园的活,互助组的成员们包办了大部分的工作。
抱团取暖谋发展
55岁的文致富干起活来不急不躁,也不歇息,喝口水的当口,另一只手还要忙活着。他说,两个女儿都已出嫁,父母都已75岁,常年有病,犯起病来,自己就要忙着送医院。妻子柳双莲则要在家照顾另一位老人,家里一刻都不敢离人。
文致富还饲养了两头猪、一群鸡和20箱土蜂,今年,他想把土蜂数量扩大到40箱。把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刻也不让自己闲着。
家里缺少男丁,体力活都是文致富一个人的。正值中年的他开始感觉体力不支。两个女婿经常叮嘱他,“把出力的活留着,我们干。”文致富不愿打扰两个女儿一家,“不能为了家里的事情,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我干不了的,请村里乡党帮忙。”他提出加入妇女互助组,这个以帮助留守妇女为初衷的“民间机构”,成了村民竞相依靠的“福利组织”。
每次雨雪天气,没法出门务工,都是文致富集中处理家务事的时间。“像上山砍柴这事,我就干不来了,需要雇人。”虽然都是乡亲,他却不愿欠人情,特别是遇到那些活做不好的,还可以唠叨两句。“请乡党帮忙,就不好开口说了,而且还要请一顿酒菜。”文致富说,自己看不惯磨洋工。
汤世菊家里有72岁的婆婆,一个儿子还在上学,老公多年前在矿上出了事故,截掉右上肢,赔偿又没着落,农活也彻底干不成了,这么多年一直在西安看大门,“每月工资1000元出头,算是不吃闲饭吧。”
遇到体力活,汤世菊用换工的方法,向村里的乡亲求助。她说,这些年多亏乡邻帮扶。在互助组里,成员几乎都是中老年妇女,每个家庭都有着诸多的无奈和辛酸过往,不同的命运在相同的境遇之下,使得大家相互理解,养成了抱团取暖的习惯。
“干得好的天天都有人请,干不好的第二天就没人要了。今年组员的工资每天涨到100元,伙食标准也提高了。”康祥翠坚持着“讲信用”的工作原则,麻庄村妇女互助组逐渐闯出了好名声。“大石头要叫小石头塞,人多力量大,钱反正也是挣回麻庄村了。”
互助也能发展产业
康祥翠手机里的电话簿存满了村民的电话,从家庭情况到劳动能力,什么分量的工作适应村里哪个劳力,她的心里都有数。“如果空几天,没叫人干活,就有人打电话问我哪里有活,不但妇女们闲不住,就是在家呆两天的小伙子,也会抽空跟着妇女互助组一起去干活,不愿意耍着玩,浪费时间。”
在村民印象里,互助组这种劳动关系模式,在土改时期萌端,土地承包后成为常态,当今存在是为了适应新的劳动力分配。
“点评会开得好,干部帮扶也到位,让我发展产业更有信心了。”2月22日,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庙沟互助组贫困户高继华,翻晒着自家的魔芋地,用坚定的口吻对村干部说,“力争今年脱贫摘帽。”
高继华今年44岁,父亲一直有病,他以前主要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提及产业发展,父子两人抱怨没有技术,也摸不着发展计划。
2017年村上把他分到庙沟互助组后,在帮扶干部帮助下,通过互助点评会才发展起自己的产业,去年不但给合作社代养了15头生猪,自己还种了8亩魔芋。
“竹山村最远的人家要走上4个多小时,这一来一去就一天,村面积大、帮扶贫困户数多,没法做到全覆盖,帮扶效果也不行。”2017年初,镇党委书记黄太琦建议,在竹山村率先试点开展了“党支部+互助组+贫困户”帮扶模式。
江口回族镇副镇长、竹山村驻村工作队长祝辉在谈到点评会时说,镇干部在点评会上给贫困户列产业计划,布置发展任务,对任务完成好的进行表扬,没完成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他的发展任务,督促他们发展,贫困户也一改“等靠要”思想,帮扶工作效果也更好了。
村里成立互助组后,帮扶干部根据贫困户马辉家的情况,在点评会上帮他一项一项列计划、安排任务,督促他一件一件完成,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自己种植了1200窝天麻、200窝猪苓,还养了55箱蜂,一跃成了村里的产业大户,顺利地脱了贫。
“现在我们脱贫效果也更明显了。”村主任安明建在谈到发展成效时高兴地说,去年全村开展互助点评会21场,点评贫困户150户,完成产业发展任务6396件,全年推动了72户273人脱贫。在2018年省第三方评估检查中,抽查贫困户满意率达100%。
手挽手的互助优势
丈八镇位于宝鸡市麟游县城北部,由于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发展药材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8月,总投资90万元的苏陕合作项目中药材初加工厂在豁口村建成投用,形成了育苗、种植、收购、初加工、出售一条龙产业链,为当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完善了关键一环。
“去年全镇药材种植面积3200余亩,由合作社负责运营。‘十户一体’互助组广泛参与,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支持和收益分红,实现了95户贫困户脱贫。”豁口村支部书记赵红超介绍,村干部、产业带头人、产业示范户等能人担任互助组组长,发挥着信息互享、劳力互帮、技术互学、销售互带作用。
两亭镇叶家塬村的张喜财,蔬菜种植面积最大,技术好,被选定为“十户一体”蔬菜互助组组长。16户组员的种植总面积达109亩,组员的菜地出现病虫害,组长张喜财都能够第一时间赶到,指导用药,解决难题。
麟游县推行的“十户一体”扶贫产业互助组模式,通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将贫困户拉着、带着摆脱贫困,由于成效显著,已被确定为全省产业扶贫推广模式之一。
九成宫镇御驾塬村是麟游县县长李武发的扶贫包抓点,也是“十户一体”模式最早提出的“发源地”。
村支书吕锁怀回忆说,全村总共有319户,其中贫困户为88户,为了有效提升帮扶成效,就把临近居住和产业相似的贫困户分成了若干个发展小组,没想到效果很好。在得到麟游县县长李武发的肯定后,就把这种模式总结提炼成了“十户一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的扶贫形式,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了农村产业发展规模化、组织化和集约化,解除了贫困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后顾之忧。
“在蔬菜产业发展上,互助组在我镇十分普遍,总共有23个。让群众抱团发展,形成合力,组员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统一接受培训指导,达到规模化种养殖的效果。”酒房镇党委书记剌铭洲认为,“通过互助组,贫困群众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小农思维模式,达到网络化管理和板块化经营。”
据统计,现在麟游全县共有互助组183个,参加群众近万人,覆盖贫困户2522户10103人,44个互助组已经提升到专业合作社的程度,为下一步成立家庭农场,实现公司化运营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麟游县脱贫攻坚和群众致富的新引擎。
“手挽着手,脱贫的路好走。”对于该模式在脱贫工作中的成效,李武发介绍说,“形成抱团效应,抗风险的优势凸显,拖着、带着、领着贫困户去发展,等于给脱贫和致富提速。”
文/图本报记者孙涛
新闻推荐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专家发现,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与中华蜜蜂(即中...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